作品简介
《越巫》是明代学者方孝孺创作的寓言,这篇寓言是作者有感于明初“好诞”“好夸”的不良风尚,为警世振俗所作之文。文章描述了惯于装神弄鬼的越巫被恶少捉弄吓死的故事,通过展示骗中骗的故事情节与刻画鬼迷心窍、至死不悟的越巫形象来表达对丑恶灵魂的无情鞭挞。全文用语冷峻深刻,不加议论褒贬而倾向鲜明,形象地表现了妄人欺人者“不自知其非”的可悲,于诙谐之中揭示出严肃的主题。
- 作品出处逊志斋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越巫》此文是方孝孺有感于明初“好诞”“好夸”的不良风尚,为警世振俗所作之文。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宗教迷信十分流行,他们为了使天下人信奉,往往以奇幻怪异之说,竦动众庶。因为幻,别人无从验证;因为奇,则又似是可喜,凡民百姓受其愚弄,尊而信之,奉而神之,以至悖于常理,死而不悟,这是十分可笑又十分可悲的。作者有感于社会上有多人中其害而不能自拔,写了这篇寓言,希图唤起人们的惊觉,从妖妄之中觉醒过来。方孝孺在《越巫》和另一篇杂著《吴士》的后面,写了一段小记,说:“右《越巫》《吴士》二篇,余见世人之好诞者死于诞,好夸者死于夸,而终身不自知其非者众矣,岂不惑哉!……当以为世戒。”这就是写作这篇文章的宗旨。
相关诗词
-
《吴兴杂咏十六首·其十三·白鹤庙》拼音版
越俗好巫鬼,白鹤乃有神。庙享非一朝,山木已千春。客行亦少憩,焉知伪与真。
-
《文心雕龙·祝盟》拼音版
...夫楚辞招魂,可谓祝辞之组缡也。汉之群祀,肃其旨礼,既总硕儒之仪,亦参方士之术。所以秘祝移过,异于成汤之心;侲子驱疫,同乎越巫之祝;礼失之渐也。至如黄帝有祝邪之文,东方朔有骂鬼之书,于是后之谴咒,务于善骂。唯陈思诰咎,裁以正义矣。若乃礼之祭祀,事...
-
《【越调】黄蔷薇过庆元贞》拼音版
【御水流红叶】步秋香径晚,怨翠阁衾寒。笑把霜枫叶拣,写罢衷情兴懒。几年月冷倚阑干,半生花落盼天颜,九重云锁隔巫山。休看作等闲,好去到人间。【又】止观光上国,近守御宫闱。霜染丹枫散绮,叶坠金沟泛水。凤城春色醉玻璃,龙香墨迹璨珠玑,鸾...
-
《河复(并叙)》拼音版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钜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鳣。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河公未许人力穷,薪刍万计随流下。吾君盛德如唐尧,百神受职河神骄。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东风吹冻收微渌,...
-
《巫山高》拼音版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
《巫山怀古》拼音版
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归来高唐夜,金釭燄青烟。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摇落殊未已,荣华倏徂迁。愁...
-
《荀子·儒效》拼音版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为君子则常...
-
《庄子·内篇·(1)逍遥游》拼音版
...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
-
《登越州城楼》拼音版
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国。可怜客子无定宅,一梦三年今复北。浮云缥缈抱城楼,东望不见空回头。人间未有归耕处,早晚重来此地游。
-
《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其一》拼音版
巫山高,十二峰。上有往来飘忽之猨猱,下有出没瀺灂之蛟龙,中有倚薄缥缈之神宫。神人处子冰雪容,吸风饮露虚无中。千岁寂寞无人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