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巫
〔明〕
越巫(1)自诡(2)善驱鬼物(3)。人病,立坛场(4),鸣角(5)振铃,跳掷(6)叫呼,为胡旋舞(7),禳(8)之。病幸已(9),馔(10)酒食,持其赀(11)去,死则诿以他故(12),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13)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14)。”
越巫自己诈称擅长驱赶妖魔鬼怪。如有人患病,便设一作法的场所,吹海螺摇铃,边跳边叫,以胡旋舞祈祷。如病人幸运地痊愈,便居功吃喝,并将病人酬谢的钱财取走;若病死就推以其他原因,从来不说自己巫术不灵。经常向人夸道:“我善于惩治鬼,鬼不敢以我为敌。”
恶少年(1)愠(2)其诞(3),瞷(4)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5),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7)(6),且角(7)且走。心大骇(8),首岑岑(9)加重,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8)颇(10)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7),角(7)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慄气慑(11),不能角(7),角(7)坠,振其铃,既而铃坠,唯大叫以行。行闻履(12)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13)求救于人甚哀。
一群调皮的青少年恨他的荒诞行径,窥视他夜归时,分五六人埋伏在路旁树上,约相隔一里。等到越巫经过树下时,将沙石丢下打他。他以为真鬼来了,就吹起海螺,一边吹一边逃离。由于心中太害怕,头脑也发胀,慌乱到行走时不知脚在何处。稍稍走了一段路,惊骇之心有些平静,树间的沙石又像起初一样纷纷拋下。越巫又吹起海螺,渐渐地吹不成音,且逃跑得比前次更快。再向前走了一段,又出现先前那样的情况。他的手发抖了,惊慌得吹不成海螺,并将海螺滑落到地上;他只得摇铃,一会,铃也吓掉了,只得大叫大嚷地逃走。在逃跑的时候,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以及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山谷间的回响,也都认为是鬼在作怪。于是大声哀号着向人们求救,非常哀苦。
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1)不能言,唯指床曰:“亟(2)扶我寝!我遇鬼,今死矣!”
半夜里,终于到了家,大哭着敲门。他妻子问原因,越巫舌头缩了进去不能回答,只指着床道:“快扶我睡吧,我遇到鬼,现在要死了。”
扶至床,胆(1)裂死,肤色如蓝(2)。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扶到床上,越巫已经吓破了胆,死了,皮肤颜色发青。越巫直到死还不知他遇到的并不是真正的鬼。
小提示:方孝孺《越巫》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越巫》是明代学者方孝孺创作的寓言,这篇寓言是作者有感于明初“好诞”“好夸”的不良风尚,为警世振俗所作之文。文章描述了惯于装神弄鬼的越巫被恶少捉弄吓死的故事,通过展示骗中骗的故事情节与刻画鬼迷心窍、至死不悟的越巫形象来表达对丑恶灵魂的无情鞭挞。全文用语冷峻深刻,不加议论褒贬而倾向鲜明,形象地表现了妄人欺人者“不自知其非”的可悲,于诙谐之中揭示出严肃的主题。
- 作品出处逊志斋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越巫》此文是方孝孺有感于明初“好诞”“好夸”的不良风尚,为警世振俗所作之文。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宗教迷信十分流行,他们为了使天下人信奉,往往以奇幻怪异之说,竦动众庶。因为幻,别人无从验证;因为奇,则又似是可喜,凡民百姓受其愚弄,尊而信之,奉而神之,以至悖于常理,死而不悟,这是十分可笑又十分可悲的。作者有感于社会上有多人中其害而不能自拔,写了这篇寓言,希图唤起人们的惊觉,从妖妄之中觉醒过来。方孝孺在《越巫》和另一篇杂著《吴士》的后面,写了一段小记,说:“右《越巫》《吴士》二篇,余见世人之好诞者死于诞,好夸者死于夸,而终身不自知其非者众矣,岂不惑哉!……当以为世戒。”这就是写作这篇文章的宗旨。
相关诗词
-
卧疾闽越述净名意诗
客行万馀里,眇然沧海上。五岭常炎郁,百越多山瘴。兼以劳形神,遂此婴疲恙。桐雷邈已远,砭石良难访。抱影私自怜,沾襟独惆怅。毗城有长者,生平夙所尚。复藉大因缘,勉以...
-
夜作巫山诗
荆门秋水急,巫峡断云轻。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
-
巫山高
荆门对巫峡,云梦迩阳台。燎火如奔电,坠石似惊雷。天寒秋水急,风静夜猿哀。枕席无由荐,朝云徒去来。
-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
-
越中秋怀
越水绕碧山,周回数千里。乃是天镜中,分明画相似。爱此从冥搜,永怀临湍游。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路...
-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
-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
巫山枕障
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
宿巫山下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