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怀古
〔宋〕
我行襄阳野,山色向人明。
我行走在襄阳的郊野,山色明亮地对着人们闪耀。
何以洗怀抱,悠哉汉水清。
用什么来洗涤我的胸怀呢?是那悠长清澈的汉水啊。
辽辽岘山道,千载几人行。
长长的岘山道路上,千百年来有几个人走过呢?
踏尽山上土,山腰为之平。
把山上的泥土都踏遍了,山腰也因此变得平坦。
道逢堕泪碣,不觉涕亦零。
在路上遇到了堕泪碑,不觉间我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借问羊叔子,何异葛孔明。
请问羊祜(羊叔子)的功绩,与诸葛亮(葛孔明)又有何不同呢?
今人固已远,谁识前辈情。
如今的人固然已经远去,谁又能理解前辈们的情感呢?
朅来万山下,潭水转相萦。
我来到万山脚下,潭水环绕流淌。
水深不见底,中有杜预铭。
潭水非常深,看不见底部,其中刻有杜预的铭文。
潭水竟未涸,后世自知名。
潭水竟然没有干涸,后世的人们自然会知道它的名字。
成功本无敌,好誉真儒生。
真正的成功是没有对手的,喜好名誉的才是真正的儒生。
自从三子亡,草中无豪英。
自从羊祜、诸葛亮、杜预这三位人物去世后,草莽之中再也没有了豪杰英才。
聊登岘山首,泪与汉流倾。
姑且登上岘山的山顶,我的泪水与汉水一同倾泻而下。
小提示:苏洵《襄阳怀古》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襄阳怀古》是北宋诗人苏洵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通过描绘襄阳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自身功业无成的忧伤。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文学韵律押词韵第十一部
- 创作年代1060年
创作背景
《襄阳怀古》这首诗是苏洵在嘉祐五年(1060年)经过襄阳时所作。他登上风景秀丽的岘山,面对滔滔奔流的汉水,山上的古迹名胜勾起了他的无限感慨和怀想,引发了年岁已老、功业无成的忧伤,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怀古散文。
相关诗词
-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
西江怀古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净镜光。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箠更荒唐。千秋钓艇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
金陵怀古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
岘山怀古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
白帝城怀古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
馆娃宫怀古
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
-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