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渡两关记
〔明〕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但已,问驿吏,吏绐言,须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为应。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
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征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
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
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度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夜渡两关记》是明代文学家程敏政创作的一篇游记。文章记载了作者自北京返回皖南省亲,途经全椒、和县一带山区,因急于赶路,而夜渡清流关和昭关所遭遇惊险之事。两次都是虚惊,同样都是夜渡地势险恶而又多虎的关隘,但在作者笔下,却各有不同的写法,都写得扣人心弦,让读者身临其境。
- 作品出处篁墩程先生文粹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成化十四年(1478年),作者自北京告假回原籍安徽休宁省亲,先后冒险夜渡清流关(今安徽滁州市)和昭关(今安徽含山县),因作《夜渡两关记》此文记之。
相关诗词
-
自鄂渚至夔府途中记所见一百十韵
...楚楚,竹泪尚思姚。雨后禾收晚,霜前麦见荞。风清玉沙界,月吐紫微霄。一瓣香闻佛,千龄寿祝尧。沱潜终共道,江汉讫同朝。渡口听鸡唱,洲边记鹭翘。地名思故里,诗句忆同僚。塔子瞻山色,天门认斗杓。航便河广苇,风顺若邪樵。石首欣相问,刘郎似见招。双帆方快意...
-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
...了?[旦云]你近后,我自开门对他说。[水仙子]硬围着普救寺下锹镬,强当住咽喉仗剑钺。贼心肠馋眼恼天生得劣。[卒子云]你是谁家女子,夤夜渡河?[旦唱]休言语,靠后些!杜将军你知道他是英杰,觑不觑着你为了醯酱,指一指教你化做膋血。骑着匹白马来也。[卒子抢旦下][末惊觉云...
-
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
-
夜渡湘水
客舟贪利涉,闇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
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陆路至黄檗馆路上遇风雨作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阴云拥嵓端,霔雨当山腹。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兽迹不敢...
-
九月十一夜渡苏彝士河
云敛天高暑渐清,沈沈鱼钥夜三更。侵衣雪色添秋冷,绕槛灯光混月明。大漠径从沙碛度,双轮徐碾海波平。忽思十五年前事,曾在蓬莱岛上行。
-
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其一
光风忽漫转寒林,岁旅重光气蔚森。八极地标铜柱界,四游天覆铁桥阴。关河夜采还宫曲,花鸟春回望帝心。长白一山仍汉塞,卅年松漠怨秋砧。
-
伊州三台·七夕夜雨次日立秋戏题
秋声先到芭蕉,阶下秋虫絮叨。生受鹊填桥。渡银河、夜凉路遥。洗车丝雨飘萧,冷落星娥翠翘。云气湿轻绡。愿来年、莫同这遭。
-
雨夜题彭甘亭周忠武公墓纪事诗后
...荆门。同时功并曹文诏,列镇名齐孙应元。尚书师溃全秦变,青犊西来夜传前。孝宽坚守玉壁城,临淮屡搏中潬战。初陷忻州继代州,一关宁武据山头。烽烟远震阳方口,炮火频燔镇朔楼。筒袖兜鍪集飞矢,关门百战将军死。一有妇女尽英雄,赤熛怒郁屯云紫。张许余威势莫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