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碧云深

卫立中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

挂云和八尺琴,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作品简介

《殿前欢·碧云深》是元代散曲作家卫立中创作的散曲,此曲写山居乐趣,表现了眷恋自然、闲淡悠然的高洁情怀。全曲九句,句句有“云”,写“云”而不写“窝”,自出机杼;境界清幽静美,想象奇特,风格淡远,颇近陶渊明诗风。

创作背景

这首《殿前欢·碧云深》是卫立中为唱和阿里西瑛《殿前欢·懒云窝自叙》所作。除卫立中外,贯云石、乔吉等人也唱和了阿里西瑛之曲。懒云窝之名,源于北宋邵雍安乐窝之居号。邵雍安贫乐道,“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宋史》本传)。作者懒云窝之号虽源于此,但特定含义与时代背景已有所不同。在元代,老庄思想成为一代士子的共同心理。不是入世,而是遁世,成为有元一代散曲的普遍情调。其社会背景,乃是元代政治极为黑暗,士人没有出路。阿里西瑛虽是回回人,属色目人,但其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实具有普遍意义,所以才引起当时多名曲家的共鸣与和作。

  • 文学赏析

《殿前欢·碧云深》此曲写隐居者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起居和精神境界,风格清幽静远。“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有山的地方才有云,“碧云”使云由白而绿,可知云是受了林木浸染而成,作者的居所不仅在山深处、云深处,同时也是在树深处,颇有贾岛笔下的“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的隐范。“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作者的小茅屋向大自然租借了云,然后把云放在松阴之间,可...

展开全部
卫立中

卫立中

元代诗人

卫立中(生卒年不详),名德辰,字立中,元朝人。先世渤海(郡名,治所今河北沧州)人,七世祖始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四世祖又徙至华亭(旧县名,治所今上海松江区),是为华亭人。素以才干称,善书。隐居未仕,曾与阿里西瑛、贯云石交游,年辈亦相若。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列其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