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听百舌

韦鼎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作品简介

《长安听百舌》是南朝陈诗人韦鼎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作客他乡听到鸟声;后两句写诗人对鸟儿的“埋怨”。此诗与王昌龄的《闺怨》异曲同工,不直接抒情,而是抓住一个典型的瞬间,揭示主人公的那种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

创作背景

韦鼎曾历仕梁、陈、隋三朝,多居显官。祖籍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但早年一直仕宦南朝,故家居江南。陈宣帝太建年间(569—582),曾以廷尉卿聘使北周,在长安滞留多时。《长安听百舌》此诗即韦鼎滞留长安时所作。

  • 文学赏析

《长安听百舌》此诗起句奇突,意境浑远。“万里风烟”四字,概括出了北方雄阔苍茫的景致特点。这正是一个南方人乍到北方所首先感受到的。“异”宇不仅点出北方与江南的风景差异,也寄托着诗人客居异地产生的故国之思。江南富于山水之美,处处山明水秀,长期生活于南方的诗人乍来北方,自然不习惯北方的荒凉空旷,对江南风景更加怀念,同时,风烟之“异”又引出了下文由百舌之鸣而产生的...

展开全部
韦鼎

韦鼎

南梁至隋四朝大臣、文学家

韦鼎(515—593),字超盛,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博涉经史,尤善相术。仕梁,累迁中书侍郎。陈武帝即位,拜黄门侍郎。太建中,以廷尉卿出使北周,后为太府卿。至德初,尽卖田宅,寓居寺院。隋文帝时授上仪同三司。后任光州刺史。寻追召入京。卒于长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五八、《隋书》卷七八。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