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东平

元好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老马凌兢引席车,高城回首一长嗟。

市声浩浩如欲沸,世路悠悠殊未涯。

潦倒本无明日计,往来空置六年家。

东园花柳西湖水,剩著新诗到处夸。

作品简介

《出东平》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描写了诗人离开东平返回忻州时情形。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世路艰辛的感慨和诗人穷愁潦倒的凄凉之情。全诗深曲含蕴,意脉不露,耐人咀嚼。

创作背景

蒙古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夏天,诗人应邀前往山东东平万户(万户,官名,元朝时设置,为世袭军职)严实家中作客,逗留过一段时间。秋天,诗人携家离开冠氏回归故乡忻州,途中写下了《出东平》这首诗。

  • 文学赏析

首联,“老马凌兢引席车,高城回首一长嗟。”开篇入题,直写“出”字,全诗意蕴,尽数包容。诗人没有写与友人的分别场面,而是直接从离别上路写起。出句写马,实是写人。一个“老”字,写出了它所历辛苦坎坷之多,艰难岁月之漫长。“凌兢”二字,更写出了它处境的险恶,心理的惴惴。诗人笔下的马,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此时,历经国亡家破,年届五十,不可谓不“老”,羁押聊城,九...

展开全部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