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

先秦 孔子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第1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第2章】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第3章】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4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5章】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第6章】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第7章】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第8章】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第9章】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第10章】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第11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12章】

子曰:“君子不器。”

【第13章】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第14章】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第15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16章】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第17章】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18章】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第19章】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第20章】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第21章】

或谓孔子曰:“子奚 不为政?”

子曰:“《书》 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第22章】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第23章】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第24章】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作品简介

《论语·第二篇·为政》内容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 赏析

论语·第二篇·为政·第一章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论语·第二篇·为政·第二章

孔子时代,可供学...

展开全部
孔子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前551—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开创儒学,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创办私学。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