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孟浩然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作品简介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洞庭秋夜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旅泊异乡的思乡怀亲之情,同时夹杂着对贬谪至长沙友人阎防的同情。全诗既含典故又寓深情,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这是一首羁旅书寄友人阎防的诗。此诗题别名甚多,如“湖中旅泊寄阎防”“襄阳旅泊寄阎九司户防”“湘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等。从诗的内容来看,所写并非襄阳附近的情况,而且诗人不能称在家乡襄阳为旅泊。末句“沿月下湘流”亦与“襄阳”不相吻合。足见题“襄阳”不妥。另外,也有人认为“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湖中旅泊寄阎防”与诗意不类。此诗写作时间当在阎防为官获罪贬谪长沙之后,最早的时间当在开元二十三年(735),一说此诗为开元二十四年(736)游湘赣时作,一说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七年(739)。

  • 文学赏析

诗人旅泊洞庭湖,在秋夜里思乡怀亲,不禁想念贬谪到长沙的诗友阎防,对他的人生挫折表达了深挚的同情与关切。思亲怀友,情感真挚;孤身异地,惆怅深沉。全篇依据抒情的需要自由转换韵脚。其中“长沙”“接袂”两处用顶真格,使诗句宛转连绵如辘轳,妙无痕迹。“襄王”一联,语意双关,曲幽意深。末四句回合宕往,声情和谐。结尾写愁听猿鸣,泛月湘流,意境凄清旷远,为写月之名句。借江...

展开全部
孟浩然

孟浩然(诗星)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