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孟浩然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品简介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创作背景

孟浩然早年隐居在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 赏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

展开全部
孟浩然

孟浩然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代表作品有:《孟浩然集》《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