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湘君》是晚清诗人李希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为哀时触事之作,明为悼念珍妃,实际上是忧心国事。首联写珍妃之死;次联写光绪帝虽归京而如死;三联写光绪帝思念珍妃;末联以唐玄宗的事比况。全诗透露出诗人对戊戌变法的眷念之意,借古喻今,韵味浓郁。
- 作品出处雁影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庚]韵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湘君》该诗的写作年代约在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西太后、光绪帝回京前后,诗咏珍妃事。
珍妃,满州镶红旗人,他他拉氏,光绪十四年(1888年)选为珍嫔,后得光绪帝宠爱,进为珍妃。慈禧太后因珍妃赞同变法、支持光绪帝掌握政权,对她极为忌恨,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命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诗人怀着对珍妃的同情,写诗哀之。
相关诗词
-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拼音版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
《湘君祠》拼音版
二妃怨处云沉沉,二妃哭处湘水深。商人酒滴庙前草,萧索风生斑竹林。
-
《望湘人·秋意》拼音版
...气寂廖,断烟疏雨时候。落叶敲窗,乱峰锁梦,梦与叶声同坠。病感三分,二分中酒,一分憔悴。听雁声、远过潇湘,暗把秋魂惊碎。闲上高楼独倚。正秋风袅袅,洞庭波矣。叹吟到离骚,怅望雾鬟云髻。夕阳林杪,暮云天际。一片苍凉之意。目渺渺、不见湘君,岸草汀兰谁寄。
-
《雨中题徐州苏指挥湘江暮雨竹》拼音版
孤舟夜听萧萧雨,两岸垂杨翠如许。恍讶湘江暮雨中,只欠钩辀鹧鸪语。船囱偶尔披新图,长汀短渚相萦纡。琅玕一望渺无际,淋漓尚觉烟模糊。高者凌空凤将起,下者垂垂采鸾尾。更忆湘君过九疑,羽葆参差乱云里。明朝放棹徐州洪,不须局促仍推蓬。赤壁江中地远近,问讯彭城...
-
《永州城西朝阳岩踞湘水上景号奇绝太守何君携酒岩上》拼音版
危石野亭云外赏,澄潭仙舸镜中回。朝阳岩洞堪留客,湘水湘山对举杯。
-
《留未央未央家有湘君阁时寓大乘寺阅月》拼音版
暂除名理觅新闻,细剖生香坐对焚。语授仙人还破戒,嗜偏古物更深文。禅栖倦卧何妨懒,茗饮清酣亦类醺。待雪中间情可耐,无劳遣梦到湘君。
-
《题董简卿所藏潇湘图》拼音版
潇湘在何处,展卷心悠然。是中有云飞,上与苍悟连。忆昔弄扁舟,载雪清江天。湘君招不来,明月随我前。微钟破征梦,落雁栖寒烟。回首行万里,揽衣羡孤搴。可怜楚人辞,憔悴穷岁年。图画岂不好,此意谁复传?已矣...
-
《韩寅仲以湘潭令解组还里赋赠·其二》拼音版
翩翩两袖挹湘君,携得苍梧几片云。我已烟霞能占断,君今丘壑好平分。携尊共赴鸡豚社,把臂须寻鹿豕群。千古灵光还我辈,儿童项领任纷纷。
-
《戴国和得潘衡墨法于意言之外今携之湖湘必有识之者作诗以送之》拼音版
...东大帅天下贤,词源如海笔如椽。本是玉堂挥翰手,正要此物供磨研。醉题李白三百首,扫尽将军九万笺。老潘殁来知几年,声名始落潇湘川。君不见吕洞宾,竹丝篮子乌纱巾。长安市上无人识,唤作湖西卖墨人。
-
《此君亭歌次毛公韵》拼音版
...雪折,青阴不逐秋风红。长随桧柏老刚劲,不羡桃李争鲜浓。我爱此君有直节,肯学蟠木求先容。我爱此君岁寒志,长笑霜井落青桐。大夫老松邀我侣,三品顽石徒誇雄。不作湘江儿女泣,苍梧云散愁盈胸。夜深明月满亭户,此君入我怀袖中。故人来兮七贤至,开门满坐生清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