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君

李希圣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青枫江上古今情,锦瑟微闻呜咽声。

辽海鹤归应有恨,鼎湖龙去总无名。

珠帘隔雨香犹在,铜辇经秋梦已成。

天宝旧人零落尽,陇鹦辛苦说华清。

作品简介

《湘君》是晚清诗人李希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为哀时触事之作,明为悼念珍妃,实际上是忧心国事。首联写珍妃之死;次联写光绪帝虽归京而如死;三联写光绪帝思念珍妃;末联以唐玄宗的事比况。全诗透露出诗人对戊戌变法的眷念之意,借古喻今,韵味浓郁。

创作背景

《湘君》该诗的写作年代约在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西太后、光绪帝回京前后,诗咏珍妃事。

珍妃,满州镶红旗人,他他拉氏,光绪十四年(1888年)选为珍嫔,后得光绪帝宠爱,进为珍妃。慈禧太后因珍妃赞同变法、支持光绪帝掌握政权,对她极为忌恨,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命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诗人怀着对珍妃的同情,写诗哀之。

  • 文学赏析

首联便接连用典,其手法却又浑化无迹。《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为首句所本;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为次句所本。“青枫江上”暗示招珍妃之魂,“古今情”暗示湘妃之殉舜自沉与珍妃之被推入井中溺杀,虽同死水中,却有天壤之别,故古今伤心之情也性质不同。而锦瑟空存,佳人已逝,一曲哀弦,竞只能依稀...

展开全部
李希圣

李希圣

晚清诗人

李希圣(1864—1905),字亦元,一作亦园,号卧公,湖南湘乡人,晚清诗人。光绪壬辰(1890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诗学李商隐,多七律之作。以李商隐自许。诗多涉及近代史实,《西苑》《望帝》咏光绪事,名篇《湘君》咏珍妃事,哀婉凄绝,传诵一时。著有《雁影斋诗》《政务处开办条例明辨》。又颇有史才,著有《光绪会计录》《庚子传信录》。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