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君
〔清〕
青枫江(2)上古今情,锦瑟(3)微闻呜咽声。
青枫江上发生的事,古代和现在有不同的情意,华美的琴瑟,如今只能听见呜呜咽咽的声音。
辽海鹤归(1)应有恨,鼎湖(2)龙去总无名(3)。
从辽海化鹤而归的人应该有仇恨,从鼎湖升天的龙总是不明死因。
珠帘隔雨(1)香犹在(2),铜辇经秋梦已成。
珠帘隔雨的痕迹至今还在,铜葆经历秋天,害人者的梦已实现了。
天宝旧人零落尽,陇鹦辛苦说华清。
天宝时的旧人都已零落散尽,鹦鹉却在辛辛苦苦地说着华清宫里的事。
小提示:李希圣《湘君》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湘君》是晚清诗人李希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为哀时触事之作,明为悼念珍妃,实际上是忧心国事。首联写珍妃之死;次联写光绪帝虽归京而如死;三联写光绪帝思念珍妃;末联以唐玄宗的事比况。全诗透露出诗人对戊戌变法的眷念之意,借古喻今,韵味浓郁。
- 作品出处雁影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庚]韵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湘君》该诗的写作年代约在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西太后、光绪帝回京前后,诗咏珍妃事。
珍妃,满州镶红旗人,他他拉氏,光绪十四年(1888年)选为珍嫔,后得光绪帝宠爱,进为珍妃。慈禧太后因珍妃赞同变法、支持光绪帝掌握政权,对她极为忌恨,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命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诗人怀着对珍妃的同情,写诗哀之。
相关诗词
-
酬瑞州吴大夫夜泊湘川见寄一绝
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苦血沾襟。湘妃旧竹痕犹浅,从此因君染更深。
-
管顺甫以湘竹为青奴儿贶为名湘夫人赋以谢之
妾家淇园北封君,厥祖慈事宗苍筼。子孙异代贞节闻,枝分一派从南巡。千古流落湘江滨,几番雨露敷新荣。斑斑不改啼红痕,膏煎漆伐悔自矜。卒以取祸罹斧斤,工巧斲削资它人。管城夫子出意新,作俑取义何其云。致...
-
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鱼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兴亡离合,乱波平楚。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
得萧山书言吏民颇相信又言湘湖之奇及生子名湘戏作此诗
吾家千里驹,气与齿俱壮。去年射策雄东堂,今年调官在越上。指挥小吏遣簿书,笑语不废才有馀。清酒肥鱼宴宾客,时时骑马临湘湖。湖波无风百里平,人道官心如此清。居民爱尹氏为字,令尹生儿湖作名。家家祝君多男子,越中更有馀山水。
-
潇湘逢故人慢·赠李简尤初度简尤方五十髭髯如雪已十馀年矣
潇湘一曲,记前时相念,此地相逢。掀髯一笑中。问霜雪因甚,早上青松。多情自昔,阅桑田、沧海重重。有吴市、洞箫孤奏,碧天吹裂晴空。酌君酒,为君舞,怕长沙、袖短举手难工。把袂且从容。但五弦挥罢,目送归鸿。随时梅酒,又何有、今古英雄。莺花在、年年三月,绿杨...
-
题堵郎中画湘汉秋色图
兵曹簿领困填委,忽见云山落尘几。问君何意貌此图,湘汉萧萧秋色里。长峰巨壑相参差,仿佛江行曾见之。云中树色三百里,峡里猿声十二时。古人今人不相见,江水依然净如练。鱼凫窈窕接...
-
送张叔方湘潭州税务大使
...茇涉湘潭数千里。江南柳色共依依,亲老家贫须禄仕。昔年裤褶作巡官,矢箙弓櫜悬豹尾。于今九九学算术,却执牙筹筦州市。炎洲蜑人卉为服,西域贾胡珠作珥。巴賨奇货积如山,贱者翠毛兼象齿。千万人中生俊杰,识时所务非俗士。与民尽用一分宽,粗给官常斯可矣。君家...
-
长水怨
...。情知心不存,词说空尔为。新昏浃旬日,忽作南都游。俗语莫空房,挽衣不能留。新人暂归宁,登车去由由。妾身姊为母,同君亦登舟。耳绾双明月,堕髻垂金瑬。飘飖荡湘裾,艳如安石榴。轻盈作纤步,翩若云端游。邻女相拥簇,朱颜自生羞。十年方得归,一喜还一愁。顾...
-
送陈君举舍人东归
...独早,自言若队渊。出登龙虎榜,径上鹓鹭联。中闲几流落,清湘穷溯沿。白首始为郎,一见意已传。登瀛上麟台,授简游兔园。擢为柱下史,遂居紫微垣。去天真尺五,朝纲赖扶颠。龙楼缺问寝,万口争进言。惟君最勇决,螭头屡直前。危言破人胆,三进加勤拳。天高听亦高...
-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