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邓州城楼》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对登楼所见荡荡湍水、累累荒冢等萧条破败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忧虑国事和难酬壮志的心情。全诗刚健质朴,沉郁悲慨。
- 作品出处遗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尤韵
- 创作年代金末元初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七年(1230),蒙古军在陕西攻战频繁,元好问在邓州守帅移剌瑷幕中。暮春,诗人登上邓州城楼远眺,禁不住感慨万千。想到国难当头,而满朝将帅,竟无人能够收拾破碎的山河,心中很是悲苦,于是写下了《邓州城楼》这首诗。
相关诗词
-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拼音版
楼槛凌风,四边浑是青山绕。水空相照。天末归帆小。家在江南,三径都荒了。何时到。暗尘扑帽。应被渊明笑。
-
《秋日登润州城楼》拼音版
虚楼一望极封疆,积雨晴来野景长。水接海门铺远色,稻连京口发秋香。鸣蝉历历空相续,归鸟翩翩自著行。吟罢倚栏深有思,清风留我到斜阳。
-
《江州城楼》拼音版
滩头独鸟立枯楂,滩上行人踏浅沙。秋色池塘无限草,夕阳门外几千家。寺连山谷松声远,川绕阎闾水势斜。常恐郡城砧杵动,秋风吹尽古槐花。
-
《登城楼》拼音版
去年梦陈留,今年梦邓州。几梦即了我,一笑城西楼。新晴草木丽,落日淡欲收。远川如动摇,景气明田畴。百年几凭栏,亦有似我不。城阴坐来失,白水光不流。丈夫贵快意,少住宽千忧。归嫌简斋陋,局促生白头。
-
《送邓州崔长史》拼音版
出山车骑次诸侯,坐领图书见督邮。绕郭桑麻通淅口,满川风景接襄州。高城鸟过方催夜,废垒蝉鸣不待秋。闻说元规偏爱月,知君常得伴登楼。
-
《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与义同赋兼呈奇父》拼音版
安隐轻节序,艰难惜欢娱。先生守苜蓿,朝士夸茱萸。前年邓州城,风雨倾客居。何尝疏曲生,曲生自我疏。岂无登高地,送目与云俱。门生及儿子,劝我升篮舆。出门复入门,戈旆填街衢。去年郢州岸,孤楫对坏郛。莫招大夫魂,谁揽使君须。独题怀古句,枯砚生明珠。亦复跻荒戍...
-
《沁园春·饯邓季谦赴班》拼音版
揽秀岷峨,著鞭江淮,诸公所奇。对塞垣烟淡,相随弓剑,城楼月落,几共灯棋。驿柳摇黄,溪桃涨绿,稳趁春风度玉墀。亨衢去,看紫微红药,太乙青藜。孤山若放梅时。莫忘却扬州曾有诗。怅英游...
-
《登城赋》拼音版
孟春之月,惟岁权舆。和风初畅,有穆其舒。驾言东道,陟彼城楼。逍遥远望,乃欣以娱。平原博敞,中田辟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流茎散叶,列绮相扶。水幡幡其长流,鱼裔裔而东驰。风飘颻而既...
-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拼音版
醉骑白花马,西走邯郸城。扬鞭动柳色,写鞚春风生。入郭登高楼,山川与云平。深宫翳绿草,万事伤人情。相如章华巅,猛气折秦嬴。两虎不可斗,廉公终负荆。提携裤中儿,杵臼及程婴。立孤就白刃...
-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拼音版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长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