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浣溪沙·史院得告归西山》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既写了放归西山,万顷风烟,可以把酒发狂,又写了昔日曾人翰林倍感拘束;下片写性本闲散,文章无用,重申喜得“狂夫”之乐,结句以醉后放歌与首句对应,抒发了其获得解脱的欢欣之情。全词直抒胸臆,酣畅淋漓。
- 作品出处遗山乐府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浣溪沙
- 文学韵律押词韵第四部
- 创作年代金末元初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元好问赴汴京应试博学宏词科合格,被授予国史馆编修,留在汴京。正大二年(1225)夏天,因个性与京师的政治斗争不合而西归嵩山隐居,《浣溪沙·史院得告归西山》该词便作于请长假得到批准的时候。
相关诗词
-
《浣溪沙·曲水流通濯锦红》拼音版
曲水流通濯锦红,新门移转纳香风。画舟时傍彩云中。半夜月明歌楚调,双莲波冷泣吴宫。鸳鸯惊散各西东。
-
《浣溪沙·与鲁卿酌别,席上次韵》拼音版
千古风流咏白萍,二年歌笑拥朱轮,翩翩却忆上林春。剑履便应陪北阙,衤夸襦那更假西人。玉堂金殿要词臣。
-
《浣溪沙·次韵王幼安,曾存之园亭席上》拼音版
物外光阴不属春,且留风景伴佳辰,醉归谁管断肠人。柳絮尚飘庭下雪,梨花空作梦中云。竹间篱落水边门。
-
《浣溪沙·许公堂席上次韵王幼安》拼音版
绛蜡烧残夜未分,宝筝声缓拍初匀,斗枢光照坐生春。便恐赐环归衮绣,莫辞挥翰落烟云。凤城西去断离魂。
-
《浣溪沙·意在亭》拼音版
休笑山翁不住山,二年偷向此中闲,归来赢得鬓毛斑。瓮底新醅供酩酊,城头曲槛俯淙潺。山翁老去此山间。
-
《浣溪沙·送卢倅》拼音版
荷叶荷花水底天,玉壶冰酒酿新泉,一欢聊复记他年。我亦故山归去客,与君分手暂流连。佳人休唱好因缘。
-
《浣溪沙·睡粉轻消露脸新》拼音版
睡粉轻消露脸新,醉红初破玉肌匀,尊前留得两州春。剩挽雕盘欹醉帽,重催飞骑走红尘。十年兰茝笑骚人。
-
《浣溪沙·不见东山月露香》拼音版
不见东山月露香,姚家借得小芬芳,乱莺随趁过宫墙。香珀碾花娇有意,绿茸绣叶涩无光。御封春酒几时尝。
-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拼音版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
《浣溪沙·绿树藏莺莺正啼》拼音版
绿树藏莺莺正啼,柳丝斜拂白铜鞮,弄珠江上草萋萋。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兰麝醉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