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寒食

王安石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作品简介

《壬辰寒食》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为父亲扫墓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意欲归隐的愿望。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全诗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壬辰寒食》此诗是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的。,当时王安石三十二岁。王安石之父(名益,字损之)曾为江宁通判。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卒于官,葬于江宁牛首山(今江宁县南)。皇祐四年壬辰(1052年)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王安石虽然是大有作为之人,但他同样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进取。

  • 赏析

王安石回江宁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的感慨。大概是从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受到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

《壬辰寒食》此诗一方面是表达了作者在扫墓时对父亲的沉痛哀悼之情,另一方...

展开全部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