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端正好·碧云天》是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中的一首唱曲,是在第四本“长亭送别”一折中崔莺莺送别张君瑞赴长亭途中所唱的曲子。此曲通过崔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因离别产生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全曲短短二十五个字,把天、地、风、雁、山、林和主人公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生动感人、色彩斑斓的画面,产生了和谐的韵律。
- 作品别称【正宫】端正好·碧云天
- 作品出处西厢记
- 文学体裁散曲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端正好·碧云天》此曲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是王实甫写于元代元贞、大德年间的杂剧。其中第四本第三折的主要情节是“长亭送别”。穷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千金崔莺莺相爱,但门第不般配,遭到老夫人阻挠。他必须去考取功名,才能实现美满姻缘。临行,崔莺莺送他到十里长亭。这首《端正好》是崔莺莺在送别张君瑞时所唱的曲子。
相关诗词
-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
端正好·数年华闲中黯黯
数年华闲中黯黯,记不起、谁思谁怨。金炉香袅昼沈沈,并叠作,闲愁片。月明花满天如愿,也终有、酒阑灯散。不如被冷更香销,独自去,思千遍。
-
端正好·上高监司
...几文钱百般胡做,将官府觑得如无。则这素无行止乔男女,都整扮衣冠学士夫,一个个胆大心粗。〔倘秀才〕堪笑这没见识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顽劣江湖伴侣,旋将表德官名相体呼。声音多厮称,字样不寻俗,听我一个个细数。〔滚绣球〕粜米的唤子良,卖肉的呼仲甫,做皮的...
-
鹧鸪天·野径春来草放齐
野径春来草放齐,碧云天晓乱莺啼。紫笙吹彻缑山上,清磬敲残鹫岭西。红馥馥,绿萋萋。桃花杨柳共山蹊。遥看一抹烟云处,带雨春帆近日低。
-
端正好·露落风高桐叶坠
露落风高桐叶坠。小庭院、秋凉佳气。兰堂聚饮华筵启。罢令曲、呈珠缀。晚天行云凝香袂。新声内、分明心意。玉炉初喷檀烟起。敛愁在、双蛾翠。
-
端正好·栏菊愁烟沾秋露
栏菊愁烟沾秋露。天微冷、双燕辞去。月明空照别离苦。透素光、穿朱户。夜来西风雕寒树。凭阑望、迢遥长路。花笺写就此情绪。特寄传、知何处。
-
齐天乐·木兰艇子冲潮渡
...付谁管。风吹林下絮语,认兰皋佩影,罗袂飘展。倚竹成憨,拈花悟笑,未识人间离怨。秋苔梦藓。但触拨情怀,旧时钗燕。懒去凭高,碧云天共远。
-
好女儿令·眼细眉长
眼细眉长。宫样梳妆。靸鞋儿走向花下立著。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早是肌肤轻渺,抱著了、暖仍香。姿姿媚媚端正好,怎教人别后,从头仔细,断得思量。
-
鹧鸪天典·阆苑瑶台路暗通
阆苑瑶台路暗通,皇州佳气正葱葱。半天楼殿朦胧月,午夜笙歌淡荡风。车流水,马游龙。万家行乐醉醒中。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
-
醉蓬莱·正中秋初过
正中秋初过,淡碧云容,嫩凉天气。紫府真仙,暂谪居尘世。慕道高情,照人清骨,是寿星标致。德在民心,勋藏帝室,清芬相继。庭有芝兰,世调鼎鼐,晋美乌衣,汉称韦氏。未必当时,解功成身退。天下苍生,未知此意,望谢公重起。善颂阴资,何须更觅,西山灵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