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流年春梦过

元好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流年春梦过,记书剑,入西州。对得意江山,十千沽酒,著处欢游。兴亡事,天也老,尽消沉、不尽古今愁。落日霸陵原上,野烟凝碧池头。

风声习气想风流。终拟觅菟裘。待射虎南山,短衣匹马,腾踏清秋。黄尘道,何时了,料故人、应也怪迟留。只问寒沙过雁,几番王粲登楼。

作品简介

《木兰花慢·流年春梦过》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概述了词人半生的思想发展过程,表现出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词中讲到词人早年仗文武之才,“漫思为世用”,但看到金末社会衰败的景象而意志消沉,决定归隐终世,最后又衰叹自己生不逢时,不能尽展其志,表现了词人面对黑暗现实而产生的隐与仕的矛盾心情。全词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意境壮阔而又悲凉。

创作背景

金宣宗元光元年(1222)三月,词人入汴京应试而登进士第,但没就选而回嵩山居处。同年春与李献能游孟津,《木兰花慢·流年春梦过》该词便是在游孟津时所作。

  • 文学赏析

上片追忆过去,感慨如今。年少时踌躇满志,随处欢游,而今故土沦丧,忧愁萦怀。起笔抒发对于岁月光阴的感叹。“记书剑”二句,说词人少年时就已身怀文武全才,入西州径取功名。面对着使人快意的壮美山河,元好问也曾经过着仗剑游侠,裘马轻狂,挥金如土的生活。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接下来笔锋一转,写到了国家兴亡事,作者的语气立刻变得沉郁和凝重了。“兴亡事,天也老,尽消...

展开全部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