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好·碧云天
〔元〕
碧云天,黄花地(2),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3),总是离人(4)泪。
碧云悠悠的天空,黄花纷纷的大地,秋天西风凄紧而猛吹,空中大雁从北往南飞。早晨枫叶红得像喝醉酒的人脸一样,都是被离人的眼泪染成的啊。
小提示:王实甫《端正好·碧云天》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端正好·碧云天》是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中的一首唱曲,是在第四本“长亭送别”一折中崔莺莺送别张君瑞赴长亭途中所唱的曲子。此曲通过崔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因离别产生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全曲短短二十五个字,把天、地、风、雁、山、林和主人公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生动感人、色彩斑斓的画面,产生了和谐的韵律。
- 作品别称【正宫】端正好·碧云天
- 作品出处西厢记
- 文学体裁散曲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端正好·碧云天》此曲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是王实甫写于元代元贞、大德年间的杂剧。其中第四本第三折的主要情节是“长亭送别”。穷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千金崔莺莺相爱,但门第不般配,遭到老夫人阻挠。他必须去考取功名,才能实现美满姻缘。临行,崔莺莺送他到十里长亭。这首《端正好》是崔莺莺在送别张君瑞时所唱的曲子。
相关诗词
-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
...玉音宣。布鼓随椎响,坯泥仰匠圆。铃因风断续,珠与调牵绵。阮籍惊长啸,商陵怨别弦。猿羞啼月峡,鹤让警秋天。志士潜兴感,高僧暂废禅。兴飘沧海动,气合碧云连。点缀工微者,吹嘘势特然。休文徒倚槛,彦伯浪回船。伎乐当筵唱,儿童满巷传。改张思妇锦,腾跃贾人笺...
-
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仍题四韵以慰远怀开坼之间因有酬答
紫河变鍊红霞散,翠液煎研碧玉英。金籍真人天上合,盐车病骥轭前惊。愁肠欲转蛟龙吼,醉眼初开日月明。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
-
题端正树
路傍佳树碧云愁,曾侍金舆幸驿楼。草木荣枯似人事,绿阴寂寞汉陵秋。
-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咏端正春树
一树繁阴先著名,异花奇叶俨天成。马嵬此去无多地,祗合杨妃墓上生。
-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
天香·烟络横林
...。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
次韵子绍游寿星寺寒碧轩
好竹连山万壑青,落星天近接飞甍。流杯共把人须胜,风玉相看眼倍明。故老旧游云已散,孙郎长啸凤重鸣。闲来却倚朱栏看,苍雪依然入句清。
-
端午日小雨已而复晴
断云飞雨过平川,吹作团栾碧玉天。酒绿强能开病眼,绦长那解系流年。闲收艾叶晴窗外,忍对榴花白发边。细葛香罗天上有,乌纱白簟北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