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夏夜即事》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的第二十三回,是小说人物贾宝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贾宝玉的《四时即事》第二首即事诗。这首即事诗通过描写大观园众丫鬟、小姐在夏夜纳凉的悠闲时光,表现了宝玉身处女儿国中那份怡然自得的心态。 首联以“佳人”二字总括全诗,道出了大观园“女儿国” 的性质。颔联写室内的情形。颈联中,镜头由室内拉向室外。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再次描写园内女孩子们的活动。本诗描写极为香艳,颇有宫体诗的气息,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夏夜纳凉图景。
- 作品出处红楼梦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夏夜即事》写在了《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是贾宝玉所作的四首即事诗的第二首。这四首四时即事诗是对贾宝玉初入大观园一年来平淡生活和思想情绪的写照,表现了宝玉在特定阶段的思想状态,反映了这个“富贵闲人” 终日吟风弄月的闲情雅致。
相关诗词
-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高楼月似霜,秋夜郁金堂。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
-
詶乐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见寄
夜树风韵清,天河云彩轻。故苑多露草,隔城闻鹤鸣。摇落从此始,别离含远情。闻君当是夕,倚瑟吟商声。外物岂不足,中怀向谁倾。秋来念归去,同听嵩阳笙。
-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
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夏月即事三首
季春人病抛芳杜,仲夏溪波绕坏垣。衣典浊醪身倚桂,心中无事到云昏。数曲急溪冲细竹,叶舟来往尽能通。草香石冷无辞远,志在天台一遇中。桂叶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绶蘸溪黄。连云更入幽深地,骨录闲携相猎郎。
-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
夏日即事二首·其二
闷即摊书读,长年一腐儒。开门残雨过,攲枕片云孤。世事输棋局,人情转辘轳。浮生宁曳尾,断不悔江湖。
-
忆王孙·雪夜即事
凄风夜夜打空林,金锁烟寒上绣衾。春滞莺黄未敢鸣。倍多情,寄恨鹍丝三两声。
-
夏日即事呈六兄
下帘却畏日,开轩纳清风。虽无政事关,亦见好恶公。此心如白璧,聊与世容容。有兄远方来,一笑杯酒同。我虽不解饮,预恐尊中空。呼儿更往沽,勿使欢意穷。
-
冬夜即事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
夏日即事
到晓改诗句,四邻嫌苦吟。中宵横北斗,夏木隐栖禽。天地先秋肃,轩窗映月深。幽庭多此景,惟恐曙光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