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巩秀才序
〔宋〕
广文曾生,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有司敛群才,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弃之;虽有魁垒拔出之才,其一累黍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过反同众人叹嗟爱惜,若取舍非己事者。诿曰:“有司有法,奈何不中!”
有司固不自任其责,而天下之人亦不以责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
不幸有司尺度一失手,则往往失多而得少。
呜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况若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不咎岁而菑播是勤,甚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
曾生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是京师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独予得也。于其行也,遂见于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贺余之独得也。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送曾巩秀才序》是宋代文人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序,这篇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由曾巩落选切入,批评朝廷选举制度的刻板、教条,导致人才“失多而得少”的状况,曾巩也因之落选,为其呜不平。第二部分赞扬曾巩在逆境中不怨天尤人,而继续矢志求学的精神,认为自己也由此认识了曾巩的高尚操守。第三部分则安慰曾巩,虽然现在不为人知,但自己却为结识他而感到庆幸,以此勉励他。这篇序语言简练,层次分明,深得韩文意味,而“农不咎岁而菑播是勤”的譬喻尤为精妙贴切。
- 作品出处欧阳文忠公集
- 文学体裁序
- 创作年代宋代
创作背景
曾巩二十岁时已名闻四方,深受欧阳修赏识。庆历二年(1042年),曾巩参加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由于当时录取的标准,以四六骈体时文为标准,曾巩因此落第。欧阳修为曾巩抱不平,于曾巩临行时,写了《送曾巩秀才序》这篇赠序,批评了当时的考试制度,表达了对于后进的关心与鼓励之情。
相关诗词
-
送王含秀才序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麯之托,而昏冥之逃耶?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
-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
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仆夫前致词,门有白面生。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因出怀中文,调孤词亦清。悄如促柱弦,掩抑多不平。乃言本蜀士,世降岷山灵。前人秉艺文,高视来上京。曳绶司徒府,所从信国桢。析薪委宝林,善响继家声。何处翳附郭,几人思郈成。云天望乔木,风水悲流萍。前与计吏西,始列贡士名。森然就笔札,从试春官卿。帝城岐路多,万足伺晨星。茫茫风尘中,工拙同有营。寒女劳夜织,山苗荣寸茎。侯门方击钟,衣褐谁将迎。弱羽果摧颓,壮心郁怦怦。谅无蟠木容,聊复蓬累行。昨日讯灵龟,繇言利艰贞。当求舍拔...
-
得曾巩秀才所附滁州欧阳永叔书答意
客从淮上来,往问故人信。袖衔藤纸书,题字远已认。既喜开其封,固觉减吾吝。新诗不作寄,乃见子所慎。向来能如今,岂有得观衅。南方岁苦热,生蝗复饥馑。忧心日自劳,霜发应满鬓。知予欲东归,晓夕目不瞬。贫难久待乏,薄禄藉沾润。虽为委吏冗,亦自甘以进。相望未得亲,终朝如抱疹。
-
送傅元秀才赴举江西
凤凰巢穴麒麟种,奇物常为世倾竦。傅生才调出名家,一不为希百非冗。亦知性质有天解,曾忆当年角初总。早从书派得源流,复向词宗继支统。后来英俊岂易得,我已为子神飞动。十年远作东南游,腹有江山浩奔汹。试凌逸气脱尘凡,立见孤标谢荒茸。翻然赴敌翰墨场,百万人中看贾勇。会将长策献明庭,谁谓一时非贾董。未论秋荐与春闱,金马玉堂堪接踵。晋阳授简辞当习,毛义登堂檄须奉。有才未免为世用,药里参苓方在笼。厌随时辈学奔趋,肯向乡邦衒华宠。古道终教德器成,今人祇解功名重。临岐欲别无所赠,颇觉尘襟剧颊壅。情深义重极怜渠,我语虽多未为氄。
-
送陈四秀才还吴
君是故乡人,同作他乡住。同来不同返,惆怅临分处。手把长干花,回望长洲树。恐起忆家心,愁题送君句。
-
送韩梓秀才十八韵
...旧朋俦。我穷本天命,于人宁有求。但念侯君房,不知尚痴不。君闻拊手笑,怪我狂未瘳。共谈平生旧,只欲苦死留。如何忽决去,病疟送无由。秋风坠桐叶,新霜犯貂裘。君听马蹄声,中有千里愁。
-
送李倍秀才
南朝才子尚途穷,毕竟应须问叶公。书剑伴身离泗上,雪风吹面立船中。家园枣熟归圭窦,会府槐疏试射弓。相顾日偏留不得,夜深聊欲一杯同。
-
送姚端秀才游毗陵
毗陵嘉景太湖边,才子经游称少年。风弄轻帘沽酒市,月明红袖采莲船。若耶罨画应相似,越岫吴峰尽接连。此去高吟须早返,广寒丹桂莫迁延。
-
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国子监
气秀情闲杳莫群,庐山游去志求文。已能探虎穷骚雅,又欲囊萤就典坟。目豁乍窥千里浪,梦寒初宿五峰云。业成早赴春闱约,要使嘉名海内闻。
-
送吕际秀才南归
咽咽幽谷泉,萧萧秋竹风。岂不爱孤洁,但伤愁且穷。吕子南国秀,沧溟贮其胸。出试辄不偶,低头避儿童。离家五千里,客饭苦不丰。冷落卧寒斋,苦吟和秋虫。昨者投我诗,九叹阅未终。欲知作者心,但视读者容。文章出贫贱,此事今古同。但愿子富贵,不愿文日工。今日告我别,出门若惊鸿。各在天一方,何当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