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江城子·观别》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是诗人看到一个离别场面,有感而发。上阙写别情别景;下阙写由观别而触发的感慨。全词缠绵悱恻,哀艳动人。
- 作品出处遗山乐府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江城子
- 文学韵律押支韵
- 创作年代金末元初
创作背景
《江城子·观别》该词创作于金卫绍王大安二年庚午(1210),诗人扶嗣父灵柩归乡,取道绛州、太原,见振之与阿莲别,乃作《江城子·观别》词抒怀。
相关诗词
-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拼音版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闲。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
《江城子·赏春》拼音版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
《江城子·碧梧和露滴清秋》拼音版
碧梧和露滴清秋。小庭幽。翠烟流。羞带一襟,明月上危楼。苦恨秋江风与月,偏管断,这些愁。此情空道两绸缪。信悠悠。几时休。到得如今,刬地见无由。拟待不能思想得,无限事,在心头。
-
《江城子·落花》拼音版
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惜花有恨与谁同。晓妆慵。忒愁侬。燕子来时红雨已濛濛。尽有春愁衔不去,无端底,是游蜂。
-
《江城子·题日酣川静野云高石画》拼音版
日酣川静野云高,远山遥,碧迢迢。千里孤帆一叶任风飘。莫话滩头波浪险,波平处,自逍遥。昏昏天地太无聊,系长条,钓鲸鳌。且对江光山色酌香醪。其奈眼看人尽醉,悲浊世,续离骚。
-
《江城子·齐人书所见》拼音版
自随车马走城碝,路回沿。草芊绵。几处荒丘、零落半为田。蝼蚁王侯真一例,惟蔓草,与荒烟。何如饮啄且随缘,野花前。夕阳边。冷炙残杯、无日不陶然。试问城中诸显者,同一醉,竟谁贤。
-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拼音版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
《江城子·西风自古不禁愁》拼音版
西风自古不禁愁,奈穷秋,思悠悠。何似长江,滚滚只东流。霁景萧疏催晚色,新月影,挂帘钩。芙蓉寂寞水痕收,淡烟浮,冷芳洲。断霭残云,犹自倚重楼。纵有茱萸堪插鬓,须不是,少年头。
-
《卢龙观》拼音版
卢龙高观压江城,登望遥关绝塞情。愁外钟山双眼碧,胸中扬子一帆轻。秋云在野看逾静,晚日当轩落更明。安得仙人携绿绮,石坛来写万松声。
-
《江城子·舟妇》拼音版
...宜秋。柳边头。自撑舟。一道眼波、斜共晚波流。蓦地逢人回首笑,不识恨,却知羞。夕阳犹在水西楼。漫归休。款相留。教唱湾湾、月子照湖州。不怕鸳鸯惊起了,怕江上,有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