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永叔见赠

王安石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作品简介

《奉酬永叔见赠》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四句抒写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是对欧阳修赠诗前四句的回答;后四句写对欧阳修的尊敬和受到欧阳修隆遇的感谢之情,是对欧阳修赠诗后四句的答谢。全诗紧贴对方的赠诗,抒发了自己的志趣,表达了对欧阳修的酬谢之情,感情深挚,口吻谦谨,用语得体,融化典实也很自然。

创作背景

王安石这首七言律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之后(1054),赴阙。朝廷先除集贤校理,不就;再除群牧司判官,犹力辞,欧阳修谕之,方就职。欧阳修又荐安石充谏官,留中不出。嘉祐元年,欧阳修再荐安石充馆职,又作诗《赠王介甫》相赠。欧阳修时任翰林学士,是当时主盟文坛的领袖。他虽不认识王安石,却对其才识文章十分欣赏,一再推荐。为酬答欧阳修赠诗,王安石作了《奉酬永叔见赠》这首诗。

  • 轶事佳话

《奉酬永叔见赠》此诗的首联提出两条端绪,以为一篇之脉。“欲传”句,强调自己的理想是传承先贤道义;“强学”句,则谦称自己的文章已经难得有多少进步了。领联分承首联,“他日”句,说自己以孟子作为传承道义的榜样;“终身”句,则说自己的文章无论如何努力也是难以达到韩愈的境界的。这四句都是为了回答欧阳修的“后来谁与子争先”之类的评价和期望的。其中既有自谦也有自信。颈联...

展开全部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