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引水行》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五七〇。此诗描写竹筒引水所形成的南方山区特有的诗意风光,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竹筒引泉出洞以及所听到的竹筒流泉琤琤清韵的情景,蕴含着诗人耳闻目接之际那种新奇、喜悦的感受。全诗语言清新,形象曼妙,风格明丽,是一曲古代农民改造自然斗争中兴建水利工程的颂歌。
创作背景
李群玉所处的时代,朝廷腐败,日甚一日。宦官专权和藩镇跋扈有增无减,内阉与外官间党争特别激烈,致使皇帝废立异常频繁,直接威胁中央政权的巩固,唐王朝重新兴盛起来的希望随之变得十分渺茫。尤其是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发生的“甘露之变”,宰相王涯等十余家族诛,,朝野震骇。这种混乱的政局引起士人明显的心态变化。在这种状况下,不少人产生了这个时期特有的忧郁感。诗人们大多转向以抒写个人情思为主,而直接反映人民疾苦、社会疮痍的作品则不多见。李群玉也被时代所左右,其诗歌亦以相当的份量抒写个人的生活感受和情趣,更着意表现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但是,仍有许多篇什触及社会的诸多层面,这首《引水行》便是这样的作品。
相关诗词
-
《踏莎行·沈水销红》拼音版
沈水销红,屏山掩素。锁窗醉枕惊眠处。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叶上鸣秋雨。飞阁愁登,倚阑凝伫。孤鸿影没江天暮。行云懒寄好音来,断云暗逐斜阳去。
-
《水调歌头·行止岂人力》拼音版
行止岂人力,万事总由天。燕南越北鞍马,奔走度流年。今日芙蓉洲上,洗尽平生尘土,银汉溢清寒。却忆旧游处,回首万山间。客无哗,...
-
《太常引·水风吹树晚萧萧》拼音版
水风吹树晚萧萧。散发醉吹箫。尘事苦如毛。要洗耳、时听舜韶。旧游何处,琼山银海,宫殿郁岧峣。谁与共游遨。尚记得、仙人子乔。
-
《太常引·春风碧水静林丘》拼音版
春风碧水静林丘。对书史,日优游。来往更风流。问谁似、东陵故侯。黄陂襟度,曲江誉望,山立看扬休。春酿尽禁篘。拚醉尽、蟠桃上秋。
-
《汜水行》拼音版
五季权在兵,逆顺系财贿。同光当宁能几朝,牝鸡司晨倾内外。添都买宴物山积,尽入掖庭充内费。君王政荒优宦狎,将相无辜恣诛杀。蜀资百万贼所徼,纵有其能供近渴。一夫夜呼汜水东,绛霄楼头兵反攻。雍陵竟堕所好死,英武杳逐仙音空。先皇有识如相问,三矢虽还未克终。
-
《春水行》拼音版
光春宫外春水生,鴽鹅飞下寒犹轻。绿衣探使一鞭信,春风写入鸣鞘声。龙旂晓日迎天仗,小队长围圆月样。忽闻叠鼓一声飞,轻纹触破桃花浪。内家最爱海东青,锦鞲掣臂翻青冥。晴空一击雪花堕,连延十里风毛腥。初得头鹅誇得隽,一骑星驰荐陵寝。欢声沸入万年觞,琼毛散上千官鬓。不才无力答阳春,羞作长杨侍从臣。闲与老农歌帝力,欢呼一曲太平人。
-
《太常引·西湖烟水茫茫》拼音版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踏莎行·碧水东流》拼音版
碧水东流,白云西去。旌旗卷尽西山雨。淡烟寒露黄昏,伤怀又是别来处。双眼增明,青山如故。故人怪我来何暮。征鼙声震五更风,梦魂惊散无踪绪。
-
《太常引·桃花流水鳜鱼肥》拼音版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风雨不须归。管甚做、人间是非。两肩云衲,一枝筇杖,尽日可忘机。之子欲何为。归去来、山猿怪迟。
-
《踏莎行·秋水平湖》拼音版
秋水平湖,夕阳低树。扁舟还觅来时路。到城料得几多程,停桡为欲寻僧去。沓沓松萝,泠泠钟鼓。上方更在云深处。鬓丝禅榻话今宵,从师要了无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