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代诗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其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当时有人把他的诗称作是“千百中不得十一“的“诗人之诗”,而与“才人学人之诗”相区别;亦有人把他推为“乾隆六十年间第一”。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黄景仁的代表作
-
幼女
汝父年来实鲜欢,牵衣故作别离难。此行不是长安客,莫向浮云直北看。
-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
少年行
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
癸巳除夕偶成二首·其一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
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癸巳除夕偶成二首·其二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 查看全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