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先生,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与自然科学家。
黄宗羲从小随父读书求学,19岁时入京,当堂惩治陷害其父亲的凶手许显纯等。后拜刘宗周为师,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黄宗羲招募里中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在余姚举兵抗清,达数年之久,被南明授予监察御史兼兵部职方司主事之职。顺治十年(1653年),黄宗羲返回故里,课徒授业,著述以终。康熙二年(1663年)至十八年(1675年),黄宗羲于慈溪、绍兴、宁波等地设馆讲学,撰成《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其中朝中屡次招其出仕,皆推辞不就。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因病逝世。
黄宗羲的新民本思想集中体现在1653年写下的《留书》和1663年在《留书》基础上扩充而成的《明夷待访录》。为纠正当时流行的空虚学风、倡导社会变革提供了新思维。其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作品,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又与其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黄宗羲的代表作
-
原君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
-
山居杂咏
锋镝牢囚取决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
柳敬亭传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
-
过云木冰记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
-
读上蔡语录上蔡家极有好砚后尽舍之一好砚亦与人慨然赋此
有宋上蔡谢先生,一砚不留磨破瓦。要使胸中自廓然,世间何物更难舍。而吾平生玩物心,扰扰无殊于野马。忽然北风卷土去,不名一钱在屋下。突兀三砚真奇物,天将史笔委之野。一砚龙尾从西土,治乱存殁泪堪把。一砚活眼…
-
送万季野北上
三叠湖头入帝畿,十年鸟背日光飞。四方声价归明水,一代贤奸托布衣。良夜剧谈红烛跋,名园晓色牡丹旂。不知后会期何日,老泪纵横未肯稀。
- 查看全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