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节(1873—1935),广东省广州府顺德县人(今属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清末在上海与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民国成立后加入南社,长居北京,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黄节频频撰文抨击,致遭忌恨。此后,不再从事新闻舆论工作,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1917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专授中国诗学。1922年拒任北洋政府秘书长,后曾担任过一年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兼通志馆馆长。因对时局不满,在1929年辞职,仍回北京大学,同时兼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1935 年1 月24 日在北京病逝,归葬广州白云山御书阁畔。
黄节以诗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著有《蒹葭楼诗》2 卷,作品风格既有唐诗的文采风华,又有宋词的骨格峭健,刚柔并美,人称“唐面宋骨”,其中七律尤为出色。著有《诗学》《诗律》《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谢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等。
黄节的代表作
-
北风
北风吹春挟飞沙,打窗散几响齿牙。气呵万夫夺四塞,日光白缬黄生花。婆娑老子坐痛衋,庭竹深苞鸟敛翼。独有桃根动宕中,舒条破蕾无南北。可怜鸿雁声更悲,度关入塞草不肥。春来逃命无处所,曷问秋寒倘得归。
-
九月廿三夜酒后作明日越园南返矣
国计身谋未尽言,又倾残泪入离樽。明朝送别归高士,一醉灯前似邴原。
-
杂诗·其二
中宵闻风声,起视庭树疏。览彼木始荣,叶落不成墟。生才已旷世,涉变尤无馀。承尘留薄寒,内帷有残炉。过时竟何用,况欲为橧居。出户见明星,充絮飘长裾。犹能御羊裘,未可持换铢。芬芳盆中梅,丫杈窗下株。爱惜遂及…
-
立秋
宣南积潦二尺强,暑雨为溽忽变凉。须臾晴景复阴曀,梧桐翻叶鸟宿梁。累月休假犹旁皇,南北多兵怀我乡。一身不归又秋至,跂彼织女日七襄。
-
栖凤楼
强忆余欢损百忧,此怀能为一年留。灯前腊八明儿语,不是今宵栖凤楼。
-
中秋夜怀秋湄
疏柳溪桥昔凭阑,去年月色独来看。望乡人更分南北,近水花才换燠寒。红蓼欲遮莲梗出,白云方送雁声酸。闲尝日辄寻游地,此夜怀君到漏残。
- 查看全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