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冬]韵
- 创作年代明代
《东山八景并序·其三·栖云石》拼音版
《东山八景并序·其二·方广洞》拼音版
《东山八景并序·其四·桐阴亭》拼音版
《东山八景并序·其五·望仙桥》拼音版
《东山八景并序·其八·五雷坛》拼音版
《东山八景并序·其七·七星石》拼音版
相关诗词
-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三·归云洞》拼音版
洞远人言接沧海,洞幽晴始见莓苔。天下颙颙望霖雨,岂知云入此中来。
-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二·游琅琊山》拼音版
...开。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初谁爱苍翠,排空结楼台?䡾䡾架梁栋,辉辉刻琼瑰。先生鸾凤姿,未免燕雀猜。飞鸣失其所,徘徊此山隈。万事于人身,九州一浮埃。所要挟道德,不愧丘与回。先生逐二子,谁能计垠崖?所怀虽未写,所适在欢咍。为语幕下士,殷勤羞瓮醅。
-
《石公山杂咏七首·其二·归云洞》拼音版
谁运山中石,架空作此宇。惟应鹤上人,常逐云来去。
-
《和镛州八景有序·其八·九仙霁雪》拼音版
海国氛氲气欲流,九峰却化九仙俦。白云舒岫频回首,红日韬霞并举头。骑凤铺银天地净,战龙横玉古今浮。岂非九老留真隐,黄竹陈诗待主筹。
-
《诗并序 其二十八》拼音版
当乡何物贵,不过五里官。县局南衙点,食并众厨餐。文簿乡头执,馀者配杂看。差科取高户,赋役数千般。处分须平等,并檑出时难。职任无禄料,专仰笔头钻。管户无五百,雷同一概看。愚者守直坐,黠者馺馺看。
-
《诗并序 其二十》拼音版
道士头侧方,浑甚总著黄。无心礼拜佛,恒贵天尊堂。三教同一体,徒自浪褒扬。一被沾贤圣,无弱亦无强。莫为分别相,师僧自设长。同尊佛道教,凡恪送衣裳。粮食逢医药,垂死续命汤。敕取一生活,应报上天堂。
-
《诗并序 其二十一》拼音版
观内有妇人,号名是女官。各各服梳畋,悉带芙蓉冠。长裙并金色,横披黄儭单。朝朝步虚赞,道声数千般。贫无巡门乞,得谷相共餐。常住无贮积,铛釜当房安。眷属王侵苦,衣食远求难。出无夫...
-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其二十·第二十章明菩提微妙》拼音版
君不见无上菩提最为近,四大五阴皆深奥。其实清净妙难知,不悟此心真卒暴。和合性中无有实,是故称为诸法要。于中无妄亦无真,只用无为作微妙。寻其体寂不应言,假为众生立名号。若知名号即非名,解了众生知佛教。觉知无因之正因,当得无因无果报。善达贪爱得无生,无名去来无动摇。不见圣果异凡情,分别圣凡还复倒。若人无愿亦无修,必定当为世间导。行路难,路难非秽亦非净。是非双泯复还存,泯存叵测见真性。
-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其二·第二章明真照无照》拼音版
君不见真照分明性无照,通鉴坦荡复无平。安住无明知明照,了达明照之无明。一心永断于诸行,始复勤行于不行。一心非心亦非一,无一无心行不生。识心即是无生法,非离生法有无生。若知诸缘性无起,随心颠倒任纵横。解了空心无隔碍,世间言论不庸争。若复苦欲争言论,方为贪痴之所盲。是故经言乐知见,五阴尘劳随复生。若能专心复本际,自得正道坦然平。性正心平无有正,假设平正引群生。行路难,路难常居五阴山。涅盘虚玄不为寂,虽有生死独清闲。
-
《偈颂并序 其二十》拼音版
或居城郭或居山,得道无心在处闲。实似小儿归父母,身衣随分补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