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如梦令·寄黄州杨使君二首·其一》又名《如梦令·有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寄人词,但通首词都是请朋友代向东坡传语。首句统领全篇,以下皆为传语内容。“人在”句于轻描淡写中蕴含向往田园的深意。“别后”两句是对自己走后,东坡冷清景象的揣度,隐含对东坡的眷念。末三句表明自己将归耕东坡的心愿。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黄州生活的深情回忆和无限神往,写得清新明快,语调亲切,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四月离去,在黄州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在州城东门外垦辟了故营地数十亩,命名为东坡,躬耕其中;一方面狎渔樵之侣,穷山水之胜,乐其土风,生活颇为惬意。因此,他对黄州,特别对东坡,感情深厚。在京城官翰林学士期间,虽受重视,但既与司马光等在一些政治措施上议论不合,又遭程颐等竭力排挤,心情并不舒畅,因此一再表示厌倦京官生涯,不时浮起归耕念头,故此借写出这首《如梦令》,抒写怀念黄州之情,表现归耕东坡之意。
相关诗词
-
寄黄嗣深使君二首·其二
身世浮云偶尚存,白衣苍狗与谁论。梦中不记金门宿,醉里曾看玉海翻。尚有惊魂缠瘴雾,已甘华发老江滨。枯荄欲藉阳和暖,催发新来雨露恩。
-
寄黄嗣深使君二首·其一
江夏家声世所闻,无双千顷典刑存。肃严郡邑霜分晓,照映簪缨玉粹温。楼迥岘云供醉望,夜晴汉月洗吟魂。行将补衮调羹手,却执元圭侍至尊。
-
挽秘阁校理知湖州余使君二首·其一
桂籍冠群英,惊人在一鸣。溯风淹鹢路,击水失鹏程。已协三刀梦,空嗟五鼓声。惟应文苑传,不愧史臣评。
-
过平望驿有怀湖州李使君二首·其一
柳色阴阴平望桥,春流西受霅溪潮。玉楼有月清光远,蘋渚生风丽思飘。宁使簿书堆几案,已闻歌咏满渔樵。酒船欲访乌程去,愁费金龟返画桡。
-
题平湖弄珠楼呈萧象林使君二首·其一·弄珠汉水遗事使君汉阳人而平湖亦有汉瑭又称鹦鹉湖于弄珠差合
閒将乡思倚层霄,吴楚乾坤共泬漻。鹦鹉洲前催作赋,凤凰台上忆吹箫。山连秦望三神近,湖似浔阳九派消。一自明珠还海曲,采风应到弄珠谣。
-
将次施州先寄张十九使君三首·其一
书来日日觉情亲,今信施州是故人。许我投名重入社,放狂作恼未应嗔。
-
贺雨上王使君二首·其一
一片丹心合万灵,应时甘雨带龙腥。驱尘煞烧连穷□,□电冲霓满窅冥。处处已知仓廪溢,家家皆歇管弦听。应须蚤勒南山石,黄霸清风满内庭。
-
寄潭州张芸叟二首·其一
湖岭一都会,西南更上游。秋盘堆鸭脚,春味荐猫头。宣室来何暮,蒸池得借留。孰知为郡乐,莫作越乡忧。
-
赠林使君二首·其一
使君物外阅年华,厌听奴兵早暮衙。双履踏云呼野渡,一瓢邀月醉梅花。红炉点汞闲消日,乌几翻经不忆家。我亦岷山有归处,约君同载溯三巴。
-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其二
不知何路却飞翻,虚受贤侯郑重恩。五夜清歌敲玉树,三年洪饮倒金尊。招携永感双鱼在,报答空知一剑存。狼籍梨花满城月,当时长醉信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