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这首气势磅礴的诗,既描写狼山之景,又抒诗人之情,在众多关于狼山的诗篇中可称冠冕。
首联总起全篇,突兀峥嵘。“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登山面江望海,只见波浪滔天,西向而望,无边波浪拍天而来,缘此而提出是谁凿破了万里之外的昆仑山,使大水冲决而出,奔腾而下?北宋时狼山还孤悬江中,尚未和陆地相接,到南宋文天祥《渡海望狼山》时也只见“狼山青几点,极目是天涯。”王安石是登山眺望,又处于长江出海处,和唐代杜甫登夔州白帝城时所写《登高》虽也见“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同,那是在长江中上游,从高处俯瞰,而狼山仅一百多公尺高,和长江入海处的江面开阔相比较,就更觉江阔水大,波浪拍天。“凿破昆仑,地势高,水量大,气势恢宏。用“谁凿破”的提问,更是想落天外。诗一开始就攫住读者,加之“无边波浪拍天来”更给人以汪洋浩渺之感,且有震撼力。这一开篇,不仅起笔不凡,而且为全诗抒情奠定了基础。
颔联联写近景,叙感受。“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诗人是春季早晨登临狼山的,只见云雾迷漫,岛屿、沙洲都在雾幔之中,春暖之后,春雷动,原来冬眠蛰居的鱼龙都活跃起来,上句的静景,和富有动态感的下句相映衬,使人更觉得春意勃郁。如果说首联从宏观上写出了狼山地处长江之委海之端的地理形势,那么此联就从近景上写出了狼山的地貌特色。
颈联宕开一笔,赞此处犹如仙境。“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阆苑”,传说神仙所在的地方。到哪里去寻找阆苑的仙人呢?意谓这里就是人间仙境。“灵槎”即星槎,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博物志·杂说下》: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滨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诗人由上两联的实写,到此转为虚写,意在赞美狼山实为神仙居所。以上则将狼山的远景、近景、实景、虚意写全、写足,充分显示了狼山的风貌和意境。
尾联总绾全诗并发感概。“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王安石从家乡临川出来后,应试、为官,还不曾有后来丰富的阅历,初见如此浩渺江面,“始觉今朝眼界开”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赞叹之言出于胸臆。登狼山,“举首四顾,海阔天空;长啸一声,山鸣谷应”确使人眼界顿开,心胸豁朗。
- 创作年代北宋
相关诗词
-
与沈源美杜言登候涛山观海六十韵
...自泱泱。决注频观彗,炊烟遍煮霜。珍奇资奥府,捆载集行商。盘泪鲛人泣,冰蚕泉室将。?征多踞虎,朝贡久无狼。遥望鲸鲵窟,还忧鱼鳖殃。徵兵闻羽檄,移汛戒艅艎。不犯斗牛象,谁歼金虎芒。鸿冥青汉冷,龙蛰紫云荒。一啸阳侯遁,三山神瀵香。翼从沈发北,愁巳散眉眶。鲁...
-
狼山望海
...。须臾落日晶光寒,眼前忽掷双金丸。痴龙昨夜睡初觉,疑是明珠势欲抟。匹练横飞数千丈,雪花捲入浮云端。管窥指测岂足念,登山望海斯大观。迂儒愁苦不得意,出门那识天地宽。未知当著几雨屐,山头且取杯中乾。
-
观江淮平乱碑文歌赠王少傅一首
...与许,冠军挽强弩。一战阜城全,再战宋门固。三战穆陵关,斩获亿万数。登莱如穷猿,狙猴几不聚。奔湖侵洞庭,浮洲犯鹦鹉。侧闻栖狼山,海滨集樯橹。王师雷霆来,游击各整伍。飓风忽大起,贼愤不得渡。棰扼翠微上,矢石下如雨。晖玺遂捐躯,永无槥车顾。鼠狗就屠戮...
-
十刹海访无相上人适游方归以所画名胜巨册索题分拈得庐山杨子江黄河东海黄山云海严濑六幅·其四
大海无端倪,师从何处写。窅然空阔意,自写观海者。
-
登云峰山观海岛
山游悦遥赏,观沧眺白沙。云路沈仙驾,灵章飞玉车。金轩接日彩,紫盖通月华。腾龙蔼星水,翻凤映烟家。往来风云道,出入朱明霞。雾帐芳宵起,蓬台植汉邪。流精丽旻部,低翠曜天葩。此瞩宁独好,斯见理如麻。秦皇非徒驾,汉武岂空嗟。
-
登秦驻山观海二首·其一
水浅蓬莱岁几更,凡夫那解驭风行。空教海外留徐福,一片荒山浪得名。
-
陈山观海歌
...映春风香。笋舆得得忘路长,九峰遥障波汪洋。陈山屼峍临中央,振衣直上登高冈。海天渺渺云水黄,陡然突起涛头狂。海风吹水势莫当,凭空壁立千丈强。冯夷击鼓角龙翔,银楼十二随飞扬。仰观俯瞩何茫茫,须臾捧出玻璃光。白波万顷摇扶桑,蜃楼鲛室争辉煌。潮平忽见遥山...
-
重九后一日登鼓山观海
重阳宿酒未曾醒,又载樽罍绝岛停。沧海无风长澹沲,遥天竟日自青冥。飞飞沙鸟纷如叶,点点鱼舠宛似萍。最爱绮霞明夕照,乾坤横展画图屏。
-
次韵梦山白沙与同事诸公登山观海
登山寄遐思,南溟一何遥。海鸥大如鹳,出没随风涛。峥嵘碍远览,鲸背苍屿高。阴阳苟簸荡,安辨来去潮。龙挂谩惊怪,排云但枚条。宇宙亦几许,傍席空周遭。兹游暂有适,我生竟云劳。回车踏首路,日落城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