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登峨眉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写登峨眉山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仙界的向往。开头写未到峨眉以前对峨眉山的向往;接着写峨眉山的景色,抒发诗人探幽访胜的情怀、好道求仙的不羁性格,并写出了峨眉山远绝尘嚣的境界。诗虽写寻仙访道,而更多的则是李白追求纯真善美,反对虚伪丑恶的表现。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八、九年(720、721年)间。李白二十五岁之前在蜀地,读书游学,先后两次登上峨眉山。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开元八年春李白游成都,随即又登峨眉,作《登峨眉山》。据清人黄锡珪《李白年谱》称:“开元九载,白游峨眉,有《登峨眉山》诗。”
相关诗词
-
《登峨眉·其一》拼音版
岷南土色赤,返照万峰濯。金焰出火出,槎丫歧鹿角。今夕尚在平,不寐听仙乐。山影墨头上,天倒压屋桷。推窗看西岭,林木远如幄。月落未落时,紫翠眩斑剥。三峨荡云海,波心一锥卓。光怪悸我魂,夜寒梦游岳。
-
《登峨眉·其五》拼音版
趋下大峨石,再过桫椤坪。来时险绝处,重到路欲平。风泉洒珠玉,就枕神魂清。孙翁古铜罐,量药手自烹。涧筱及崖杉,火发寒琴鸣。雷威披褐裘,雪中听松声。空山灭人迹,知君何处行。
-
《还琴志楼山居赠陈大范二罗二》拼音版
昔行万里登峨眉,雪山挂眼穷坤维。神州积气不可辨,俯视下界心魂悲。周郎陆弟共携手,看云听瀑贪恢奇。一别名山迹如埽,梦飞不度天彭道。同游数子各风烟,此意苍茫令人老。前年投劾去大梁,尘土凝面须眉黄。不须物憎早自废,径欲往诣无何乡。尚怜匡庐在人境,手剪莱棘开山堂。...
-
《登峨眉·其三》拼音版
独行天门口,手掠太白脚。山下暝已深,山上日犹落。何时辟空境,凭虚造楼阁。俯视不见地,积气浩漠漠。人语烟中流,头上孰骑鹤。雾消瞰葱岭,青天插霜锷。昆仑伏槛外,墨浪尽东跃。兹游冠平生,论功策芒屩。
-
《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四》拼音版
双鹤西南来,盘空结俦匹。悬岩下无地,万古人罕悉。中有兜罗绵,如鹤飞飞出。我欲乘之起,自试凌空术。凤皇导我前,虬龙为鼓瑟。忽觉钟声动,仙乐诎然毕。再拜语诸真,长愿无相失。浣衣赤城霞,晞发榑桑日。
-
《登峨眉·其二》拼音版
斜径出林薄,弯弓彀飞桥。黑白二蛟舞,对戏千珠跳。风漪细皮皱,触首朱栏摇。迅雷转万壑,乱石鸣《箫韶》。楚狂洗耳听,五夜回松涛。凤兮作歌去,华严山月高。
-
《登峨眉》拼音版
琼山沃沃多黄芽,珍殿巉巉半白霞。缺峰下瞰城为蚁,叠磴倒飞云作花。南戒北戒擅奇丽,参星井星沦精华。八十四盘还绝崄,一百二关安足誇。览胜远烦司马迹,凌虚小驻薄延车。女娲洞口坐何暮,梅子坡头兴自赊。飞雪老巅不可到,空临珠阁愧金沙。
-
《登峨眉山至楚狂接舆隐处旁有玉液泉》拼音版
群峰屹中天,回峦閟芳谷。流泉递宫商,隐约闻凤曲。楚狂去千秋,高风表幽独。仆本黄虞徒,雅志稷契躅。缪负宇宙身,岂甘泉石牿。狂者亦何为,谅哉非所淑。彊年挂簪绂,饥溺意颇笃。宿疴疲缛节,神襟踬繁牍。根荄气自劣,枝葩艳空续。时乎不再来,天命讵终复。困思漆开言,暗与接舆触。往辙已无追,来轩尚可赎。决策希潜龙,匪徒耽薖轴。归与贵自裁,亲交难共告。
-
《庆宫春·重登峨眉亭感旧》拼音版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英游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平生高兴,青莲一叶,从此飘然八极。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百年前事,欲问东风,酒醒长笛。
-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拼音版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