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

王建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作品简介

《望夫石》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依据古老的民间传说写成的抒情小诗,采用民歌形式,以明快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在悠悠江水映衬下、风风雨雨侵袭下岿然屹立、永不回头的望夫石形象,最后展开想象,赞美了思妇生死不渝、千古不磨的深情。这首诗于平淡质朴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发人深想,极有情味,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创作背景

《望夫石》这首诗是诗人王建居于武昌时根据当地传说以及望夫石石像所作的一首诗。

  • 文学赏析

《望夫石》这是一首依据古老的民间传说写成的抒情小诗。相传,古代有个女子,因为丈夫离家远行,经久未归,就天天上山远望,盼望丈夫归来。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丈夫终未回来,这女子便在山巅化为石头。石头的形象如一位女子翘首远望,人们就把此石称作望夫石,此山称作望夫山了。这个故事起源于今湖北武昌附近,由于流传广泛,许多地方都有望夫山、望夫石、望夫台。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

展开全部
王建

王建

唐朝大臣、诗人

王建(765—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