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是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回忆畅游大明湖的情景。新秋之时荷花娇艳,荷叶田田,一派美好的景象。下片笔锋一转,景致再好,却离别在即,用美丽的景色来反衬分离愁思之深。全词运用了对比、转换时空的手法,描绘了大明湖之美,抒发了对友人的殷切思念之情。
- 作品出处遗山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临江仙
- 文学韵律押尤韵
- 创作年代金末元初
创作背景
据元好问《济南行记》记载,蒙古太宗七年乙未(1235年)秋七月,“以故人李君辅之之故”而至济南,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当时,“秋荷方盛,红绿如绣,令人渺然有吴儿洲渚之想”。次年三、四月间,元好问游泰安,道出济南,又与辅之欢聚。《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此词作于1238年,词人携家自山东回归故里经济源时。
相关诗词
-
《临江仙·蕊嫩花房无限好》拼音版
蕊嫩花房无限好,东风一样春工。百年欢笑酒樽同。笙吹雏凤语,裙染石榴红。且向五云深处住,锦衾绣幌从容。如何即是出樊笼。蓬莱人少到,云雨事难穷。
-
《临江仙·太史占天云物好》拼音版
太史占天云物好,初阳律合黄钟。日缠南极北郊风。雪花先柳絮,飞舞透帘栊。圣运时和兼岁稔,歌欢处处皆同。簪声相庆晓光中。金炉红兽炭,一举寿杯空。
-
《临江仙·羡杀渔家生处乐》拼音版
羡杀渔家生处乐,隔湾数点青灯。蓑衣忘在石矶层,蓼花秋酿酒,枫树晚垂罾。时向瓦鸥篷底醉,往来鹭侣鸥朋。老翁倚棹坐瞢腾,有鱼吾欲买,摇手不能膺。
-
《临江仙·乱后此身何计是》拼音版
乱后此身何计是,翠微深处柴扉。即今双鬓已如丝。虚名将底用,真意在鸱夷。治国无谋归去好,衡门犹可栖迟。不妨沉醉典春衣。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
《临江仙·三月莺花都过了》拼音版
三月莺花都过了,晓来雪片犹零。嵩阳居士记行行。西湖初水满,遥想縠纹生。欲为海棠传信息,如今底事长醒。不应高卧顿忘情。留春春不住,老眼若为明。
-
《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拼音版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庐橘熟。贵似茘枝来。闻道商山馀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肺腑,偏殢圣贤杯。
-
《临江仙·手捻黄花无意绪》拼音版
手撚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卷帘芳桂散馀香。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添塘。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
《夏日登叶氏山亭》拼音版
云气向晓不待族,风伯忽来吹使醨。溪南溪北半篙碧,荷叶荷花一段奇。旋扣柴荆行问道,少休松槛坐移时。渊明志广桑麻长,此语勿传朝市知。
-
《临江仙·县圃种花》拼音版
落魄长官江海客,少豪万里寻春。而今憔悴向溪滨。断无觞咏兴,惟有簿书尘。手插海棠三百本,等闲妆点芳辰。他年绛雪映红云。丁宁风与月,记取种花人。
-
《荷·其一》拼音版
五月五日热太烘,疾挥纨扇不能攻。欲呼小艇耶溪去,荷叶荷花十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