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谏院题名记》是北宋文学家司马光于嘉祐八年(106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该散文叙述了谏官的来历,阐明了谏官的责任和应具备的品德以及谏官石刻的由来,告诫谏官们要恪尽职守。全文结构简短,层次鲜明,笔锋犀利。
- 作品出处司马文正公文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嘉祐八年(1063年),作者为了增强谏官们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警惧感,便派人在谏院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下了所有谏官的名字,并撰《谏院题名记》记述了这件事。
相关诗词
-
《题僧梦微房》拼音版
东海日未出,九衢人已行。吾师无事坐,苔藓入门生。雨过闲花落,风来古木声。天台频说法,石壁欠题名。
-
《核舟记》拼音版
...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
-
《早春题少室东岩》拼音版
三十六峰晴,雪销岚翠生。月留三夜宿,春引四山行。远草初含色,寒禽未变声。东岩最高石,唯我有题名。
-
《游丹霞记》拼音版
...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
-
《寿圣院西南石壁上有龙洞出入里许》拼音版
...遂暗度。俯行尻益高,相呼不相顾。一隙忽生明,目开夜响曙。不知出何山,奇险更难步。手中得葛萝,足下生松树。蜿蜒攫爪痕,是我题名处。
-
《七星岩磨厓题名歌》拼音版
七星化作七芙蓉,斗柄乃是玉屏峰。中有夹天千尺峡,天开一罅烟重重。振策飞厓同我友,摩挲怪石云濡手。心怜绝壁势争雄,欲得蛟螭字如斗。君也今之顾八分,石经瘦劲汝其伦。墨气淋漓山鬼泣,无端破我苍苔痕。白石肌肤如玉雪,磨砻欲出巨灵血,数声斧外何清越。石工一字一螺金,丁丁日夕愁穿穴。石火射人光不寒,为君留得冰雪肝。姓名他日谁不朽,置身且学此峰峦。
-
《台州四诗·其四》拼音版
两载终更过七旬,今朝方始是闲身。细看壁上题名记,六十年间只五人。
-
《雁塔名》拼音版
大雁塔,小雁塔,进士题名何杂沓。李白杜甫盖代才,可向塔上题名来?
-
《雪夜宿翰林院呈危宋二院长》拼音版
偶伴王摩诘,寒宵宿禁林。院铃风外静,宫漏雪中沉。绛蜡销吟烛,青绫拥赐衾。明朝陪贺瑞,银阙晓光深。
-
《阳城题北台观壁》拼音版
几年空负北山移,今日方知见事迟。犹忆王凫初去后,忽惊丁鹤暂来时。虽无壁上题名字,颇愧棠阴听讼诗。指似荒城旧游处,西风摇落菊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