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山家酿初熟

元好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山家酿初熟,取醉不论钱。清溪留饮三日,鱼鸟亦欣然。见说玉华诗老,袖有望忧萱草,牛背稳于船。铁笛久埋没,雅曲竟谁传。

坐苍苔,攲乱石,耿不眠。长松夜半悲啸,笙鹤下遥天。天上金堂玉室,地下石城琼壁,别有一山川。把酒问明月,今夕是何年。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山家酿初熟》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借玉华诗老闲适隐逸生活,抒写了词人向往大自然,羡慕隐士生活的心愿。全词明快飘逸,表现了词人一但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而产生的旷达欢快的心情。

创作背景

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夏,元好问三十一岁。因为时局的原因,诗人者隐居在嵩山脚下几年了,期间常常和朋友一起游览山川风物。同年六月,他曾和雷希颜、李献能同游玉华谷,期间写下《水调歌头·山家酿初熟》这首词。

  • 文学赏析

上片言“山家”清幽、安舒之境,与当时世乱流离相对衬。借追怀前贤山林徜徉、悠悠自得之态,抒发雅调绝响,知音难觅之感。留连忘返之情隐隐露出。起笔写到山中的新酿,饮新酿只求痛快不论金钱,也是古人风尚,李白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雅兴,那是在盛唐,是在诗人春风得意之时。同样是和朋友饮酒,元词多了一分朴实,少了一分浪漫。仍然是好酒留人醉,再兼了清溪的自...

展开全部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