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叶儿·感旧

张可久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肘后黄金印,樽前白玉卮,跃马少年时。

巧手穿杨叶,新声付柳枝,信笔和梅诗。谁换却何郎鬓丝?

作品简介

《梧叶儿·感旧》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分两层,前九句为一层,写醉境、梦境,表现作者的理想抱负,末句为一层,写醒境,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全曲运用对比手法,昔日的纵情宴游、意气风发与今日的鬓发如霜、落寞消沉,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加强了情感表现的深度和力度。

创作背景

一与多是在《周易》《老子》等典籍中被总结出来的对立统一的范畴,这种一与多的哲学思想很早就被文人运用在文学创作与理论评之中。在章法结构上运用一与多手法的典型作品有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元代散曲作家使用曲牌《梧叶儿》创作时,就常取这种奇特的章法。《梧叶儿·感旧》此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 文学赏析

《梧叶儿·感旧》此曲前九句为一层,写醉境、梦境,表现作者的理想抱负,末句为一层,写醒境,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曲子共七句,前六句描叙作者旧日的风采。“肘后黄金印”是典故,《晋书·周顗传》:“(顗)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比喻官位显赫。“白玉卮”奢侈豪华。“跃马少年时”写年轻时扬鞭跃马、威武俊美的英姿。“巧...

展开全部
张可久

张可久

元朝散曲家、剧作家,清丽派的代表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