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赋

南北朝 江淹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

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作品简介

《恨赋》是南朝文学家江淹创作的一篇赋。文章通过对秦始皇、赵王迁、李陵、王昭君、冯衍、嵇康这六个历史人物各自不同遗恨的描写,刻画了从得志皇帝到失意士人的诸多哀伤怨恨,概括了人世间各种人生归途,以此说明人人有遗憾,遗憾各不相同的普遍现象。全赋洗练峻洁,无一冗词,音律和谐,语言精美;文字描写之中寄托了作者的怨愤之情,意境哀恨绵绵,令人扼腕长叹。

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频繁、门阀等级森严的时代,江淹出生寒微,早年仕途坎坷。据《南史·江淹传》载:“宋建平王景素好士,淹随景素在南兖州。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言受金。淹被系狱,自狱中上书……景素览书,即日出之。”当年的南兖州治所在广陵,即今扬州。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下,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他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在这种郁郁不得志的心态下,江淹完成了《恨赋》。

  • 赏析

《恨赋》是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最为脍炙人口之名作,也是六朝抒情骈赋中的名篇。全赋排章选句、哀恨绵绵,刻画了从得志皇帝到失意士人的诸多哀伤怨恨,概括了人世间各种人生幽怨与遗恨,不愧为通贯古今之天下第一「恨赋」。全赋语言清新、用词考究,艺术价值较高。

《恨赋》主要感慨人生命短暂、饮恨而终。赋作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心愿不能实现的现实性以及对此至死不悟的...

展开全部
江淹

江淹

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

江淹(444—505),南朝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宋、齐、梁三代。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少孤贫好学,早年即以文章著名。晚年高官厚禄,才思大减,人称“江郎才尽”。诗多拟古之作,颇能显示各家风格特色。抒情赋文辞工丽,委婉动人。著作有《江文通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