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六日过灞桥口占
〔清〕
残柳(3)黄于陌上尘(4),秋来长是翠眉颦(5)。
秋日柳叶渐黄,和尘土的颜色接近。枯叶萎缩,就像美人皱起的眉头。
一弯月更黄于柳,愁煞(1)桥南系马人(2)。
天上一弯残月更比柳叶还要枯黄,真是要把月下的离人愁死啊。
小提示:樊增祥《八月六日过灞桥口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八月六日过灞桥口占》是近代诗人樊增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将陌尘、残柳、秋月的颜色放在一起比较,黄色渐次加深,描绘了灞桥边的典型景象。末句点出全篇主旨,满眼昏黄的销魂景象触发了游子的思乡愁绪。这首诗突破了传统的灞桥留别题材的表达方式,通过层层渲染,寓情于景,委婉曲折地传达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摹写逼真,颇为感人。
- 作品别称灞桥题壁
- 作品出处樊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八月六日过灞桥口占》该诗作于光绪十三年(1887),当时樊增祥在陕西任知县。诗人颇负才名,中进士后,却长期屈居下僚。游宦关中,“易地者四,劳形案牍,掌笺幕府,身先群吏,并用五官”(《樊山诗集自序》),郁郁不得志。诗人经过灞桥,信手在旅舍的墙壁上题了这首诗,稍改好作欢娱侧艳之语的故习。后来谭嗣同偶然在墙上发现了这首诗并大为赞赏,该诗由是脍炙人口,传诵一时。
相关诗词
-
八月六日书事·其二
十载招怀自作奸,区区名号等童孱。冥鸿已在虞罗外,残鲔方游鼎釜间。三计果看从下蔡,一丸那办守函关。笑他李白成何事,便儗金陵作小山。
-
八月六日书事·其一
万甲仓皇起一呼,如闻岛寇偾洪都。本忧江左非勍敌,岂谓淮南是浪图。翠辇南巡方授钺,捷书西上已成俘。可怜刘濞区区业,赢得功名属亚夫。
-
五月六日早静海迤北大雨聊可苏旱
仰视月离毕,滂沱不待晨。人心异昨日,物态总回春。尚忆郊原遍,深思天地仁。来牟已无及,回首一沾巾。
-
正月六日偕邹汝舟庶子金用诚司直张伯原司谏过姚友直洗马饮
绪风回微和,青阳肇新岁。官曹属休暇,朝簪盍交契。虚馆坐幽深,南窗敞明丽。清言畅素抱,至理有超诣。醇醪写芳冽,嘉肴列甘脆。觞行屡循环,欢洽忘次第。既醉各已归,独淹余岂泥。磬折辞主人,斜月皎庭际。
-
三月六日曰川宅赏接杏绿萼梅限韵
三月长安见此花,东君犹恋北人家。清香有月还疑暗,老态无风也自斜。纵饮不辞杯尽白,苦吟应直鬓双华。青枝绿萼依然在,凭语诗人莫误誇。
-
丁未五月六日拉黄思元丈放舟韩江登三元塔绝顶已陪…日则独晴云漫赋四章用纪乐事·其二
累石凌空起,登临望八寰。置身红日表,托足白云间。兄弟同携手,乾坤一解颜。莫云天路远,此地可跻攀。
-
丁未五月六日拉黄思元丈放舟韩江登三元塔绝顶已陪…日则独晴云漫赋四章用纪乐事·其一
昨日天中节,今朝兴未阑。凤城寻一苇,鳄渚放双竿。海近涛声急,风高气色寒。须臾登彼岸,转觉是飞翰。
-
菩萨蛮·三月六日静胜小集
去年今日游稽古,斓斑曾著莱衣舞。四世共团栾,津然一笑欢。归期今不远,孥累俱先遣。犹有社中人,相从寂寞滨。
-
菩萨蛮·丁卯八月九日鹏飞集作
秋堂积雨新凉入,今宵雅乘鹏飞集。劲翮会高风,功名欬唾中。笔头元有准,快写平生蕴。何日捷书来,重阳把一杯。
-
六月六日大暑市中无肉庖厨索然作六言三首·其三
三白旧甘蔬食,八关聊复斋支。蚁酒似闻将熟,蟹螯应得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