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道情

张可久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雪毛马响狻猊䩞,神光龙吼昆吾剑。冰坚夜半逾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鬓秋霜染。老来莫起功名念。

作品简介

《塞鸿秋·道情》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功名利禄的厌倦与蔑视,体现了作者淡泊明志的心境。头两句起势不凡,塑造了一个年轻有为、欲求作为的形象。接下来描写行路风尘仆仆,亦传递出一种勇于前进的英雄气概。到第五、六句,笔势笔力渐缓渐弱,情绪萎葛下来。及至最末一句“老来莫起功名念'',道出了碌碌奔竞功名事业后的失落感和破灭感,语淡而慨深。

创作背景

根据曲意,《塞鸿秋·道情》此曲当作于张可久晚年时期,旨在表达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与蔑视。因资料缺乏,此曲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考。

  • 文学赏析

“雪毛”“神光”两句的第一组对仗,鳌呿鲸吞,奇峭劲拔,如中唐韩愈、李贺笔。“冰坚”“月寒”的第二组对句,虽亦不失劲瘦,气格已不如前,从风格印象上说,似晚唐马戴、姚合笔。到“一身”“两鬓”的第三组对仗,就完全成了宋人笔了。起笔的先声夺人,闪动着诗人年轻时气锐情豪、欲求作为的影子,是对“功名念”的富于形象性的诠释;而随后笔势笔力的渐缓渐弱,则映合了历经风霜劳苦...

展开全部
张可久

张可久

元朝散曲家、剧作家,清丽派的代表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