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雪月之观

沈周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冱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肌肤,清人肺腑。

因凭栏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

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仍归窗间,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因笔之。

作品简介

《记雪月之观》是明代文人沈周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以画家对于色彩、光影、物体形态等所特有的敏感,捕捉住了月下雪景的种种特征,将其出色地表现出来。又将月映清波间晃动的树影比喻成“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使人感受到了画家观察表现事物之活泼精细。其次,作者在雪月奇观的描写中,融入了他对人生的体悟,寄寓着深沉的哲理。

创作背景

沈周一生绝意仕进,隐遁吴门,风神萧散,据云望之如神仙中人。《记雪月之观》这篇散文作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时作者已六十二岁,他以画家的慧眼,诗人的灵性,生动地描绘了雪月交辉的美景。

  • 赏析

新岁正月初三,一场江南罕见的大雪悄然而降,足足下了两天,虽已放晴,但是天塞地冻,直到初十,依然冰封雪凝。此夕月出,雪月争相辉映,寒宵静坐纸窗之下,顿觉寰宇异常光明亮澈,不觉添衣而起,竟然独自踏着碎玉琼瑶,步上溪西小楼。小楼临水,下皆空明澄激;四周景物悉被皑皑白雪覆盖,冰琢玉砌;月光与雪光相激射,“若涂银,若泼汞”,尽显光的强度和质感。“腾光照人”进射出的光...

展开全部
沈周

沈周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

沈周(1426—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署白石翁。长洲人。为“吴门四家”之一,与文徵明、唐寅、仇英齐名,在画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同时他又是一位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善画山水,工诗文,喜藏书。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江南春词》《石田杂记》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