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曲

元好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游丝(2)落絮(3)漫漫(4),西楼晓晴花作团(5)

空中飘荡着游丝柳絮,融和的春色漫漫无边,西楼的拂晓晴空明朗,一丛丛鲜花成簇成团。

楼中少妇弄瑶瑟(1),一曲未终(2)长叹。

楼中的少妇调弄着瑶瑟,一曲未终便凄然长叹。

去年与郎西入关(1),春风浩荡随金鞍(2)

遥想去年我伴着情郎,雀跃着向西进入潼关,和煦的春风浩浩荡荡,一路伴随着华丽的马鞍。

今年匹马妾东还,零落芙蓉(1)秋水寒。

今年却只剩单人匹马,满怀着忧愁我黯然东还,秋风凋落了荷花的蕊瓣,深秋的碧水一片惨寒。

并刀不剪东流水(1)湘竹(2)年年泪痕紫。

并州的剪刀锋利无比,剪不断的哀愁恰似东流水,湘妃竹年复一年,溅上的泪痕点点红紫。

海枯石烂两鸳鸯,只(1)双飞便双死。

海枯石烂永不分离的鸳鸯,只应是双双同飞双双共死。

重城(1)车马红尘起,干鹊(2)无端(3)为谁喜?

只见那城里车马欢驰,喧嚣的红尘四处扬起,喜鹊在树上喳喳连声,无来由替谁这么欢喜?

镜中独语(1)人不知,欲插花枝泪如洗。

我对着镜中独自诉说,没人能知道我的心事,正要往头上插上花枝,骤然间不禁悲泪如洗。

小提示:元好问《西楼曲》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西楼曲》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含蓄地道出男方在战乱中死去,人天永隔,女方从此坠入绝望的相思。全诗娓娓叙来,缠绵悱恻,用笔婉曲,抒情浓烈,触景生情,情真意切。

创作背景

《西楼曲》该诗是诗人晚年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该诗的体式(歌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见,有悠久而且优良的传统,汉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是歌行体的代表作,而这首诗正是在这种传统风格的影响下写的。金亡后,诗人绝意功名,以遗臣自居,隐居不仕,该诗就是他晚年居住在东平时的心情状态。该诗当有本事,唯不可考而已。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