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鬼谣·问何年此山来此

辛弃疾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举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屦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作品简介

《山鬼谣·问何年此山来此》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上片突出了雨岩环境的无比幽静,又透露了词人对纷扰、龌龊现实的厌恶;下片抒发词人长期被压抑被钳制的心声,突然爆发出最激越的声响。全词把写景合咏物揉合在一起来抒情言态,寓意深刻,感情炽热,形象生动,渗透着对国家兴亡和词人身世的感慨,具有一种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辛弃疾词中不乏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这首《山鬼谣》就是其中之一。此词作于辛弃疾首次罢官退居带湖时期,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前后。在赋闲时期他经常去附近的风景胜地博山游览。博山雨岩有一块形态怪异的巨石,长三十馀丈,辛弃疾便借用屈原《九歌》中“山鬼”称呼它,写下了这首《摸鱼儿》词,并将词牌改名为《山鬼谣》。

  • 赏析

作者闲居带湖时,常到博山游览。雨岩在博山之隈,风景绝佳。据题注,“雨岩有石,状怪甚”,词人借用了屈原《九歌》中的“山鬼”名,而将这首词的词牌名由《摸鱼儿》改为《山鬼谣》了。

《山鬼谣·问何年此山来此》这首词写得诡异奇特,与石之“怪甚”十分相称。

上阕头二句“问何年,此山来此?”著一“来”字便把偌大一座博山拟人化了。从历史长河中来看,这座山当有形...

展开全部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