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潭唱和诗序
〔唐〕
从事有示愈以《荆谭酬唱诗》者,愈既受以卒业,因仰而言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好之,则不暇以为。
今仆射裴公,开镇蛮荆,统郡惟九;常侍杨公,领湖之南,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乃能存志乎《诗》、《书》,寓辞乎咏歌,往复循环,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镂文字,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厘分寸,铿锵发金石,幽眇感鬼神,信所谓材全而能钜者也。两府之从事与部属之吏属而和之,苟在编者,咸可观也。宜乎施之乐章,纪诸册书。”从事曰:“子之言是也。”告于公,书以为《荆谭酬唱诗序》。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荆潭唱和诗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裴均、杨凭等人的《荆潭酬唱诗》所写的一篇诗序。作者在序文中对于上司官高禄厚、有志文学说了一番称颂之辞,但是主要在于阐述“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的文学理论。揭示了封建时代达官显贵,骄奢淫逸,志得意满,不可能唱出时代的强音;相反有些仕途坎坷、备受压抑的贫士却往往能写出真实感人的诗歌。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简练直快,立论雄健挺拔,颂扬而有分寸,爽直而有余味。
- 作品出处昌黎先生集
- 文学体裁诗序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裴均于贞元十九年(803年)五月升为荆南节度使,杨凭于贞元十八年(802年)九月担任湖南观察使。两人均喜欢文辞,在此任职期间,常有诗歌唱和。后来把这些诗连同他们从事、部属的和诗一起集合起来,名之曰《荆潭酬唱诗》。他们虽然官运亨通,政治地位远在韩愈之上,但在诗坛上却无多大名气,为扩大影响,于是就请求作者为之作序。
相关诗词
-
广宣上人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手扎答诗示之
碧云佳句久传芳,曾向成都住草堂。振锡常过长者宅,披衣犹带令公香。一时风景添诗思,八部人天入道场。若许相期同结社,吾家本自有柴桑。
-
仆射相公偶话于故集贤张学士厅写得德裕与仆射旧唱和诗其时和者五人惟仆射与德裕皆列高位凄然怀旧辄献此诗
赋感邻人笛,诗留夫子墙。延年如有作,应不用山王。
-
杨秘监为余言初不识谭德称国正因陆务观书方知为西蜀名士继得秘监与国正唱和诗因次韵呈教
人心怀感初因喜,感到极时还堕泪。亦犹雕琢用功深,自发诗中平淡意。更须绝处悟一回,方知迷梦唤醒来。今谁得此微妙法,诚斋四集新板开。我尝读之未盈卷,万汇纷纶空里转。君不见严陵使君敛眉头,清虚山水吟两秋。又不见国学先生离文句,变现佛魔麾总去。相逢三翁同肺肠,江西吴蜀如一乡。只怜我似臭革囊,任翁薰染终难香。
-
还崔秀才唱和诗
元白有馀势,孟韩无困辞。子美骨格老,太白文采奇。当时大道久破碎,人人文字萎薾而支离。天生数子将卓卓,鸱鸮正成群,一鹗摩天飞。嗟君不与数子共,使君逸气填塞无所施。我来虽无知,黄金白玉看如泥。自从诗卷一入手,掣然直上青云梯。十宵不睡亦不困,厌宾日日关柴扉。秋风猎猎吹横河,苍天万里生银波。起来半夜吸一口,睡魂酒病都消磨。
-
真相寺登大悲阁唱和诗遥和黄梅南和尚范隐君文白 其一
久慕云山侣,招携惬素心。论诗来净社,登阁散春阴。相对寥天阔,无言命啸深。三人成一笑,初月上高林。
-
真相寺登大悲阁唱和诗遥和黄梅南和尚范隐君文白 其八
论诗忘日夕,大火直房心。草际萤光湿,风前烛烬阴。牛头迎客懒,鸡足住山深。莫问西来意,桐关即少林。
-
真相寺登大悲阁唱和诗遥和黄梅南和尚范隐君文白 其七
黄梅闻法后,无住独明心。移艇来玄客,开门就绿阴。知交煨芋冷,诗思吃茶深。接待忘宾主,绳床倚石林。
-
和喻叔奇集兰亭序语四绝·其一
我自扁舟入越初,兰亭已向梦中如。崇山峻岭至今阻,唱和诗成无处书。
-
次韵姚孝孙判官见还岐梁唱和诗集
伯氏文章岂敢知,岐梁偶有往还诗。自怜兄力能兼弟,谁肯埙终不听篪。西虢春游池百顷,南溪秋入竹千枝。恨君曾是关中吏,属和追陪失此时。
-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四首·其二·和太华庵闻牡丹芍药花香
嘉卉多生佛氏宫,一经鼻观便圆通。妙香来处非和合,岂在根尘吸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