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云山有宫阙

元好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云山有宫阙,浩荡玉华秋。何年鸑鷟同侣,清梦入真游。细看诗中元鼎,似道区区东井,冠带事昆丘。坏壁涴风雨,醉墨失蛟虬。

问诗仙,缘底事,愧幽州?知音定在何许,此语为谁留?世外青天明月,世上红尘白日,我亦厌嚣湫。一笑拂衣去,嵩顶坐垂钩。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云山有宫阙》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通过揣摸古仙人词意,表达了词人向往幽静、清闲而讨厌世俗喧闹的心理状态。全词清新活泼,畅快风雅。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云山有宫阙》该词作于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六月,当时元好问三十一岁。金末元初道教盛行。中原嵩山不仅是佛教禅宗祖庭,也是道教仙窟所在。作者和朋友一起游嵩山玉华谷时,在少姨庙的墙壁上发现一首词,原词因时间久长,风雨剥蚀,已依稀难辨了。经三人重新洗涤,方能卒读。读后揣摸仙人词意,附会成了该词。

  • 文学赏析

该词前两句化用古仙词中的“梦入云山宫阙幽,鹫鹭同侣鸳风流”句,提笔自然,行文浩荡,把读者带到一个虚无缥缈的美丽梦境。接下来“细看诗中元鼎,似道区区东井,冠带事昆丘”,具体地引领着,一步一步去领会古仙词的意境。“坏壁涴风雨,醉墨失蛟虬”,视角一转,由古仙词的意境转换到现实。

面对古人的遗迹,犹如面对古人。词人在临了一幅不知作者的作品时,追寻猜测作者的心...

展开全部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