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鹧鸪天·百啭娇莺出画笼》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通过眼前明媚春光的感触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衬托出词人国破家亡之哀痛,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留念和亲友的思念。全词婉转回环,感慨绵邈。
- 作品出处遗山乐府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鹧鸪天
- 文学韵律押词韵第一部
- 创作年代金末元初
创作背景
金哀宗天兴二年(1133),蒙古贵族军事集团占领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元好问与一些官民被羁管聊城(今山东聊城),过起半是囚徒半是苦工的俘虏生活。《鹧鸪天·百啭娇莺出画笼》该词便是词人被羁聊城时所作。
相关诗词
-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
鹧鸪天·桐叶成阴拂画檐
桐叶成阴拂画檐。清风凉处卷疏帘。红绡舞袖萦腰柳,碧玉眉心媚脸莲。愁满眼,水连天。香笺小字倩谁传。梅黄楚岸垂垂雨,草碧吴江淡淡烟。
-
鹧鸪天·麝发雕炉小袖笼
麝发雕炉小袖笼,天教我辈此时同。橼经雪重香方满,菊到秋深色自浓。船槛内,月明中,插花归去莫匆匆。人生更在艰难内,胜事年来不易逢。
-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
鹧鸪天·化度寺作
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
鹧鸪天·代人赋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後夜相思月满船。
-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