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村居》是清代诗人郑板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首联写山村周围的景象,颔联写山村的气候变化,颈联写山村的人们辛勤忙碌着,尾联诗人抒发自己很享受静谧的山村生活。这首诗表现真率性情,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畅,通俗易懂。
- 作品出处全清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村居》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不详。作者二十五六岁时来到真州江村,设塾教书。三年后,作者在当地远近闻名,都感到惊奇,别处的私塾先生纷纷前来向郑板桥讨教教育之法。纯朴的乡亲们都把他当成自己人,东家送来鸡鸭,西邻送来新茶,酬谢这位教馆先生。为此,他写这首诗,抒发当时的心情。
相关诗词
-
《村居》拼音版
不登冰雪堂,不会风云路;不干丞相府,不谒帝王都。乐矣村居,门巷都栽树,池塘尽养鱼。有心去与白鹭为邻,特意来与黄花做主。
-
《村居·黍酒浓浮瓮》拼音版
黍酒浓浮瓮,瓜菹绿映盘。老便藜粥美,病喜粟浆酸。纱帽新裁稳,絁袍旧制宽。村居亦何好,聊用发诗端。
-
《村居晏起》拼音版
村舍少闻事,日高犹闭关。起来花满地,戴胜鸣桑间。居安即永业,何者为故山。朱门与蓬户,六十头尽斑。
-
《乱后逢村叟》拼音版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
《村居·孤村浅浦近江城》拼音版
孤村浅浦近江城,西折坡陁一岭横。墟落烟生含暮色,园林风劲作秋声。年丰租税无逋负,酒熟乡邻递送迎。老病愈知难报国,只将高枕送馀生。
-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拼音版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
《村居二首·其二》拼音版
春波澹澹卷寒漪,长日萧萧静竹扉。村舍蚕催桑叶大,山田鹿食麦苗稀。
-
《村居杂题二首·其二》拼音版
稍似朱衣巷,儿童问礼诗。一村垂大带,十里望丹旗。小榜依蛮市,枯扬引水祠。树皮如藓石,老尽寄生枝。
-
《夏日村居有述》拼音版
江村养余懒,颇不病幽独。维时仲夏初,长天气清淑。野人太无事,自起为约束。凌晨盥嗽毕,叩齿三十六。始浇庭中花,次洗屋后竹。荐麦...
-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其五》拼音版
城市终当徙,开轩向绿畴。老知学稼好,穷带著书愁。野燕登蚕箔,山鸡雊麦秋。村氓无曲调,出口自成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