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位上宋太祖表

五代 李煜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臣本于诸子(1),实愧非才,自出(2)(3),心疏利禄,(4)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5)之馀尘,远慕夷齐(6)之高义,既倾(7)(8),上告先君,固非虚词,人多知者。

我源出于众皇子,实在惭愧不是有才能的人。自从出了学校,心思就疏远功名利禄。披着父亲和兄长的庇护和抚育,喜欢安闲地游玩来打发时间。思想追随着巢父、许由遗存的踪迹,遥远地仰慕着伯夷、叔齐的高尚德行。我已经用尽诚恳,将这些上报给先君,因为本来不是虚言,人们大都知道这些。

徒以伯仲继没,次第推迁,先世谓臣克习义方(1),既长且嫡,俾司国事。遽易年华,及乎暂赴豫章(2),留居建业(3),正储副(4)之位,分监抚之权。

只因为兄长相继死去,按顺序推迟后延。先世认为我勤苦学习,道德思想正直,既是长子又是嫡子,因此使我掌管国事,于是改变了年华。等到先君暂且去豫章,让我留下治理金陵,使储君的职位转正,分开监国和抚军的权力。

惧弗克堪,常深自励,不谓奄丁艰罚(1),遂(2)缵承(3),因顾肯堂(4),不敢灭性。然念先世君临江表(5),垂二十年,中闲务在倦勤,将思释负,臣亡兄文献太子从冀,将从内禅(6),已决宿心(7),而世宗(8)敦劝既深,议言因息。

我担心不能勉强承受,常常深刻勉励自己。我不认为是忽然承当父母之丧的惩罚,终于有玷污地继承皇位。因为考虑到是子继父业,所以不敢隐没本性。但是念及先世君面对着长江上表,将近二十年,当中期间致力于疲倦劳苦的事,请求想要解除背负。我亡故的兄长文献太子从冀,将要由内部继承皇位,已经决定从前的心思。但是世宗勉励劝说已深,先世上表论说因此停止。

及陛下显膺帝箓(1),弥笃睿情,方誓子孙,仰酬临照。则臣向于脱屣(2),亦(3)邀名(4),既嗣宗祊,敢忘负荷?惟坚臣节,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辄萌异志,岂独不遵于祖祢,实当受谴于神明。

到了陛下传扬担当授命于天的符书,陛下的恩情长远深厚,因此我正在告诫子孙,依靠并报答您的统治和照顾,那么我乐于弃去君主之位,也不求取名分。既然继承祖宗之庙,怎敢忘记背负的继承之责?只坚守臣子的礼节,向上尊奉天朝。如果说稍微改变当初的忠心,却产生不同的志向,难道只是不遵从于祖先。实在是应当受到神明的谴责。

方主一国之生灵,遐赖九天之覆焘(1)。况陛下怀柔义广,煦妪仁深,必假清光,更逾(2)日,远凭帝力,下抚旧邦,克获宴安,得从康泰。

我正掌管着一国的生灵,遥远地依靠着九天的覆育。况且陛下笼络各国,道义广泛,抚养各国,仁政深远,必定是借清亮的光辉,更超过往日。遥远地凭借着皇帝的能力,向下抚慰着长久的国邦,使人民能得以安逸闲适,使国家能够依从安定顺利。

然所虑者,吴越国(1)邻于敝土,近似深雠,犹恐辄向封疆(2),或生纷扰,臣即自严部曲(3),终不先有侵渔(4),免结衅嫌,挠干(5)衣。仍虑巧肆如簧之舌,仰成投抒之疑,曲构异端,潜行诡道。愿回鉴烛(7),显谕是非,庶使(8)远臣(9),得安危恳。

但是,我所忧虑的是,吴越国近邻我的国土,近过结有很深的怨恨,还害怕总是偏爱划定边疆界限,有时会发生动乱。我则当然整治军队周全,始终不先有所侵扰掠夺,以免产生祸患仇怨,打扰冒犯皇上。但是我仍然担心,欺诈恣纵的谗巧之言,依靠此成为动摇人心的传闻。担心有人理屈地挑拨意外事端,暗中推行欺诈方法。希望陛下答复明鉴,明显地评定是非。但愿让远方的国臣,实现得到安定的恳求。

小提示:李煜《即位上宋太祖表》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即位上宋太祖表》是南唐后主李煜呈给赵匡胤的即位报告。此文表达三层意思:其一,自己是不得已而即皇帝位;其二,侍奉宋朝不敢有二心;其三,与邻国吴越有世仇,恐为其所谗。其三是申述的重点。作者表明,自己对大宋忠心耿耿,却不能避免吴越的谗言而激怒大国。先表示南唐军队一定会自我约束,然后再恳求宋朝一定要烛鉴是非,正确审视南唐和吴越存在的矛盾。全文阐明己意,斟酌其词,言辞谦卑。

创作背景

《即位上宋太祖表》这封李煜亲自手书的即位报告,录自《宋史》卷四七八,题目当为后人所改写。南唐自后周显德五年(958)割淮南之地以奉后周,已去帝号,去年号奉周之正朔,表示附庸之意。赵匡胤立宋代周之后,改年号为建隆,南唐同时改行纪年,承认对宋朝的依顺。也就在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死于南昌。七月,灵枢运回金陵,举办丧事。这时,原来留守金陵的太子奉丧即位,改从嘉旧名为煜,尊母后,册皇后,封立诸弟为王,任命重臣,大赦天下,李煜正式登基,成为南唐国君,并即刻动手办理向宋朝的报告。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记载,建隆二年八月甲辰,李煜先派出桂阳郡公徐邈北上,向宋太祖进奉父亲李璟的遗表;九月壬戌,再遣中书侍郎冯延鲁携贡金北上,向宋太祖进奉自己手书的即位之表。这种程序的先后与使者官衔高低的安排,都可以见出即位伊始的李煜对待宋朝,态度很恭敬,礼节很周到。

李煜

李煜(千古词帝)

南唐末代君主、诗人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末代国君。李璟第六子。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者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