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菊影》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十八回,是小说人物史湘云所作菊花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主要是描写菊花的影子,诗的前半部分围绕着光与影的关系描写,融情于景;后半部分借景生情,抒情色彩有所加强。该诗采用咏物为主,写人为辅的手法,借菊影的朦胧之美,从侧面抒发了史湘云所追求的幸福生活的虚无,暗示了史湘云的人生希望,终究是一场空。
- 作品出处红楼梦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菊影》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大观园题咏以后,经过海棠诗会,到菊花诗会,这段时间看起来还是大观园的“太平盛世”,但正统与异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间的生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菊影》是湘云艰难的现实处境和乐观心态的反映。她父母早逝,依附于叔父家中,而婶母待她非常不好,常常要她终日劳作。史湘云借《菊影》描述自己想要追求幸福生活,但是在现实中却像影子一样是虚幻的。
相关诗词
-
《胡菊泉惠我丈菊走笔谢荅四首·其三》拼音版
一枝分取到山家,月映疏篱水映花。欲把赠梅诗赠菊,暗香浮动影横斜。
-
《寒蜂采菊蕊》拼音版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
《过献孟池亭采菊作》拼音版
...。有地开难早,无人落易迟。故园明欲返,吾亦有东篱。【其二】食叶从春始,花时汎酒多。味因霜气好,香奈露华何。蝉影初辞柳,萤光尚在荷。冬来真菊少,采采好相过。【其三】开透疑无蕊,花头色更黄。食须寻细朵,簪莫坠寒香。恶湿常依日,宜寒必待霜。凄清当岁暮...
-
《烛影摇红·金菊初开》拼音版
金菊初开,玉蟾新满升天皎。重阳佳致始恢弘,圆鉴亭亭照。上界中央奋矫。桂花鲜、云收八表。绿枝袅袅。素魄团团,于中奇妙。细蕊繁英...
-
《饮菊泉二首·其二》拼音版
十月霜庭菊正肥,亭亭寒影照山扉。野夫本是渊明侣,可怪淹留夜不归。
-
《王左史宅赏冬菊》拼音版
菊筵元向春前约,共忆霜黄薄牡丹。冬日此逢香欲暖,夜堂偏醉色终寒。闲居四海嗟吾赏,晚岁三杯称尔官。疏影独枝看转剧,好添华烛近高阑。
-
《野菊》拼音版
离离嵓下菊,无主混蓬茅。路断秋光隔,山明水影交。荒丛鸣蟋蟀,寒叶挂蟏蛸。拟访陶庐饮,柴扉何处敲。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拼音版
河上东风二月时,垂杨十里斗腰肢。如今纵使能娇舞,照影寒潭亦自疑。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拼音版
十年名重当朝士,万里诗传渡海僧。风雪崚嶒头雪白,月中瘦影见寒藤。
-
《寄介石索寒菊》拼音版
时菊晚逾好,金彩照微霜。庶尔同岁寒,解后不得将。寤寐忽有觌,道人冠帻黄。入梦还出梦,顾影但空房。天地生万物,淹速自其常。甘苦亦随化,乐彼未渠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