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归梦图三首
〔金〕
【其一】
别却并州已六年,眼中归路直于弦。
春晴门巷桑榆绿,犹记骑驴掠社钱。
【其二】
系舟南北暮云平,落日滹河一线明。
万里秋风吹布袖,清晖亭上倚新晴。
【其三】
游骑北来尘满城,月明空照汉家营。
卷中正有家山在,一片伤心画不成。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家山归梦图三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写实,将愉快的童年趣事娓娓道来,以记忆中的的平静快乐对比现实社会的战乱纷争,不动声色地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对战乱的深切厌恶。第二首前两句写画中之景,回忆家乡壮丽景色,后两句回归冷酷现实。第三首以元蒙兵的破竹之势与金朝之节节败退两相对照,流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失望和前途未卜的迷茫。全诗情感前后照应,层层递进。
- 作品出处遗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金代
创作背景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诗人登进士第后,没选上官职,闲居汴京。每日和京中文人交游酬唱。当时,友人李平甫为他画了家乡的系舟山图,座主赵秉文,吏部尚书杨云翼,以及友人刘昂霄、赵元等人,都相继为此画题诗,抒发那深沉的思乡之情。这一切,都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触动了诗人的归思。于是,他慨然提笔写下了这三首七绝。
相关诗词
-
张诗舲前辈游西山归索赠三首·其三
畿辅千山互长雄,太行一臂怒趋东。祝君腰脚长如意,吟遍蜿蜒北干龙。
-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其三
帆腰风便得归程,天末层云暗又明。浅色鸡儿深色草,知谁教汝唤诗成。
-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其一
墙上夭桃竹顶齐,矮桥横水屋横陂。主翁受用三竿日,门外催租总不知。
-
张诗舲前辈游西山归索赠三首·其一
鸾吟凤叫下人寰,绝顶题名振笔还。樵客忽传仙墨满,禁中才子昨游山。
-
为山亭后有小池丛石间得石螭因以斛汲水导注之
微流自作小潺湲,底处奔崖落迸泉。骤喜忽闻飞雨过,却疑惊起老龙眠。凭轩但遣时醒耳,裂岸何须去拍天。索寞归心谁与寄,家山不到已三年。
-
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溪三首·其一
柘冈西路白云深,想子东归得重寻。亦见旧时红踯躅,为言春至每伤心。
-
山中杂诗三首·其一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其一
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虽对连山好,贪看绝岛孤。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壶。
-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
山中六言三首·其三
风煖江鸿海燕,雨晴檐鹊林鸠。一段青山颜色,不随江水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