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庭东山诗序

文徵明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洞庭两山,为吴中胜绝处。有具区映带,而无城闉之接,足以遥瞩高寄。而灵栖桀构,又多古仙逸民奇迹,信人区别境也。

余友徐子昌国近登西山,示余《纪游》八诗,余读而和之。于是西山之胜,无俟手披足蹑,固已隐然目捷间;而东麓方切倾企。属以事过湖,遂获升而游焉。留仅五日,历有名之迹四。虽不能周览群胜,而一山之胜,固在是矣。一时触目摅怀,往往托之吟讽。归而理咏,得诗七首。辄亦夸示徐子,俾子继响。

昔皮袭美游洞庭,作古诗二十篇,而陆鲁望和之。其风流文雅至于今,千载犹使人读而兴艳。然考之鹿门所题,多西山之迹;而东山之胜,固未闻天随有倡也。得微陆公犹有负乎?予于陆公不能为役,而庶几东山之行,无负于徐子。弘冶癸亥冬十月。

作品简介

《游洞庭东山诗序》是明代文学家文徵明创作的一篇序文,此文先写“湖庭两山”之奇美,继写友人徐公登西山之诗;再写自己近游东山并以诗相答;最后以皮日休陆龟蒙自况喻友喷发情思。内容众多,头绪纷繁,但都写得轻松自如,次序井然,情思并茂,融为一体。

创作背景

据题下原注“弘冶癸亥冬十月”,则此文当作于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时作者三十四岁。其年与徐祯卿台刻洞庭倡和诸诗为《太湖新录》。

  • 文学赏析

翻开《文徵明集》,山水田园的诗文几乎占了一大半,可见文徴明对于自然的浓郁兴趣。他少时曾有济世之志,然屡试不第,遂有隐逸之想,书画极负盛名。后虽一度厕身朝廷,然身处庙廊而心存泉石,三年后即挂冠归乡,一生遍游吴中山水。他的洞庭两山纪游诗一直很受人称诵。此篇序表露了他对古人高洁之操、旷远之怀的追慕,同时也发抒了一种恬淡萧远的情怀。

《诗序》中写道:“昔皮袭...

展开全部
文徵明

文徵明(文征明)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诗人

文徵明(1470—1559),一作「文征明」,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正德末,嘉靖初,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三年即辞归。以书画名世,工行草,尤精小楷;擅山水,亦擅花卉人物,从学者甚众,遂成“吴门画派”,后人将其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为“明四家”。诗文词均精粹,唯为画名所掩。著有《甫田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